位于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智慧工厂内,超过1000台智能机器人进行日常作业。在这里,冲压完成一套汽车部件仅需5秒钟,产品工艺和质量都属于行业一流。
前不久,渝中区瑞天路重庆天地车库外车行道路面出现破损。维修人员很快接到报修信息赶往现场。发出这个报修信息的既不是市民,也不是城管人员,而是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过技术比对发现后自动报修的。
以上两个场景,正是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成效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我市通过健全智能化应用机制,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速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共同构成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的“双轮驱动”。
近年来,重庆坚持智造转型和产业提质“齐头并进”,累计集聚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700多家,推动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
特别是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重庆通过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完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集聚“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塑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促进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重庆还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功夫——截至目前,全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18.5个,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累计推广北斗应用终端超35万台(套),建成国家广域量子通信成渝干线、汉渝干线,接入全国量子通信网络。
正是瞄准数字经济这个“新蓝海”,重庆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推进器”。
今年上半年,重庆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4%,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2.4%。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至35%。
“智造重镇”蹄疾步稳
制造业是重庆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以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为主攻方向,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改造。
得益于产线智能化改造,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01工厂作业自动化率提高10倍,人均产出效率提升2.2倍,自动纠错防错能力提高10倍。
在三一重机重庆工厂,依托中控系统等数字化技术,企业实现近18分钟即下线一台大型挖掘机的生产能力,做到了“一张钢板进去,一台挖机出来”。
长安汽车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大幅提升生产线各环节智能化程度,如今长安汽车只需18小时就能造出一台汽车。
这些智能化改造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方面所显现的“功力”,源自于重庆“智造重镇”建设计划——近年来重庆先后出台《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制度设计为“智造重镇”谋篇布局。
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全市实施智能化改造的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市62.7%,增速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7成,示范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5%,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40.7%,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降低19.7%。
“智慧名城”数据赋能
建设“智慧名城”,需要培育形成基层智慧治理能力。
市大数据发展局构建起“1+3+3+7+N”基层智慧治理数字化体系,即建设1个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打通党务、政务、综合治理3类数据,贯通3级政府(市—区县—街镇)、7级管理(市—区县—街镇—社区—网格—物业—楼栋),形成N个基于数字孪生的基层智慧治理应用场景,通过聚集一揽子城市管理数据,为“智慧名城”赋能。
如今在渝中区,工作人员打开基层智慧治理平台页面,人、房、地、事、物等数据一目了然,形成了“一网统管”。
在江北区,通过该平台建成的“党建引领物管”“矛盾纠纷化解”等应用场景,辖区内建立了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基层事件流转体系,逐步实现“微事网格解决、小事不出社区、大事街镇调处”。
数据汇聚共享,是基层智慧治理关键要素之一。对此,我市依托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形成基层智慧治理基础数据库,让数据“能上能下”。截至目前,重庆已汇聚中心城区相关数据182类、共6亿条,实现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共享数据。
在“智慧名城”建设中,重庆还通过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以城市信息模型为载体,把城市各类专业数据集成为治理“一张图”,实现实体城市向数字空间的“全息投影”,以此增强基层治理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速处置能力。
市大数据发展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不断迭代升级基层智慧治理平台,让“智慧名城”更加“耳聪目明”。
本报记者 夏元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