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以前又脏又乱,路面还有多处破损,坑坑洼洼,下雨的时候经常一踩一脚水。现在改造完,路面变宽了,也更平整了,我们走在路上别提有多舒心了。”住在新东二街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为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今年,辽宁省沈阳市将背街小巷微更新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年度十大民生实事。
“微更新”模式以消除脏、乱、差为基础,先地下、后地上,平面立面协同改造,不进行大拆大建,注重设计、注重文化、注重节约,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挖掘背街小巷的内在文化、元素,以街景重构的方式,力争达到既有“亲切感”、又有“焕新颜、添活力”的效果。
收集意见建议 倾听群众呼声
“此次对背街小巷的微更新不同于过去的简单改造,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而是城市系统和功能的全面升级,着眼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核心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相关负责人表示。
背街小巷怎么改,群众最有发言权。沈阳此次背街小巷微更新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
据悉,沈阳市城乡建设局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就背街小巷到底应该改什么、怎么改进行了意见建议征集,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累计收到各类意见、建议2600多条。
经过共性分析和组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群众呼声高、有迫切改造需求的200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同时,市民反映最为突出的、最为强烈的停车乱、路面坑洼不平、违章建筑多、电线乱等十类典型问题也是改造的主攻对象。
“沈阳市背街小巷改造,概括地说就是‘一拆五改五提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中,“一拆”指违法建筑拆除;“五改”指道路路面、停车设施、架空线缆、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户外广告及牌匾的改造或整改;“五提升”指老旧管网更新提升、慢行系统改造提升、交通设施完善提升、景观绿化品质提升、文化街区精品提升。
精细化管理 适老化改造
此次背街小巷微更新不同于过去拆建为主的形式,更加注重精细化更新。
针对管网改造中道路挖掘点多面广的实际,沈阳市全面加强道路挖掘精细化管理。为减少道路挖掘次数,避免道路多次“开膛”和“马路拉链”现象,沈阳市提出“并沟挖掘”,对管网挖掘行为实行统一计划、合并挖掘,并开展道路挖掘监管,落实两次验收工作制度,确保道路恢复质量。
在能够满足慢道通行的交通要求基础上,沈阳市允许占用慢道进行施工的挖掘单位全天施工,缩短工期,快速完成工程建设,以减少夜间噪声扰民,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听说这回改造非常人性化,座椅都考虑了我们的需要,连我的拐杖和水杯,都有地方放了!”住在文富路附近的李先生和老伴遛弯时说。
沈阳在此次微更新中加入了一些全新的设计理念,“精细化”打造街路上的适老化元素。
其中,沈河区将“适老化”设计内容融入街路景观中。对休闲座椅等设施进行边缘圆角化设计,增设扶手、拐杖放置装置等“适老化”设施。增加轮椅地标,加强标识系统的辨识度。栽植丰富的植物、富有变化的人行道色彩,起到了强化老年人记忆的功能。
此外,还改造设计了康养驿站,增加休闲空间,提供生活必需品、生活急救品以及日常身体诊断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日常关怀和帮助。
挖掘街区资源 丰富文化内涵
在背街小巷的微更新中,沈阳将文化建设融进背街小巷治理,文化赋能,让改造后的背街小巷外形不同、景致不同、韵味不同,各具特色。相关负责人表示,微更新将努力增加街路的文化品质,通过打造主题公园、更新沿街牌匾、增加街边雕塑,深入挖掘街区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现在走在新华路上,就像穿越一样!”在新华路游玩的刘女士说,如今的新华路变成了一条拥有缤纷花卉、茂密绿植、城市绿道穿梭其中的漂亮街道,吸引不少市民拍照打卡。
据了解,新华路始建于1934年,历史悠久,是沈阳三条斜街之一。对于这条百年斜街,沈阳市将以恢复街区风貌为原则,进行立面提升设计,不是简单恢复成清一色的仿古建筑,而是以传统风貌为基调,结合现状和历史发展脉络,合理认识各时代的印记,形成和而不同的街区风格,体现出街区上百年来的变迁。
目前,新华路的微更新已基本成形。不起眼的地铺、花台上,有着记载新华路大事件的标识牌,花坛边还有独具个性的算盘、留声机等体现旧时光的小物件,独具匠心的小设计给市民增添了许多惊喜。
据了解,对要进行微更新改造的200条背街小巷,沈阳按重点区域划分为青年大街片区、新华片区等22个片区,进行差异化打造,力争“一片区一主题”,让背街小巷改造既有实用性、美观性,又有文化内涵。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