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处,同时具有长江、清江岸线,是三峡坝区的生态屏障。在宜昌市,遍布长江、清江流域的入河排污口多达1973个,数量为“全省最多”。如此众多的排污口,整治工作是如何高效推进的?
在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郑斌看来,分类推进整治、强化部门协同,无疑是打好排污口整治这场硬仗的“宜昌经验”。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宜昌市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住建、水利、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配合的工作体系,推进“查、测、溯、治”等重点工作。
多部门发力,协同推进溯源整治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千余个排污口责任主体如何确定?宜昌市通过“资料溯源、调查溯源、攻坚溯源”等方式,建立责任清单,鼓励各县(市、区)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辅助开展污染源排查溯源,查清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其隶属关系,确保工作质量。小小排污口,背后牵扯的可是住建、城管、交通、农业农村等众多部门。如何统筹协调?宜昌的做法是“借力”。
“我们结合各部门已有的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港口码头整治专项行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等相关工作,协同推进排污口整治。”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周晓云说。
周晓云介绍,“我们率先制定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标准,聚焦‘位置关系、手续核发、达标排放’3个关键要素,先后印发《宜昌市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方案》《宜昌市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分类标准》《溯源核查方案》《分类整治标准》等配套方案以及排污口整治工作指南。”
“这种贴近实际的做法,明确了责任分工、整治标准、工作流程等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有序推进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针对对整治工作有疑问的县(市、区),我们还会去现场给予指导帮扶。”周晓云说。
根据分类及溯源情况,宜昌还进一步编制完成了《宜昌市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基础信息档案》,做到“一口一档”。
引入市场力量,多举措筹集资金
部门间的联手协作,让排污口整治顺利驶入“快车道”。
另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也来了:改造、整治涉及大量资金投入,钱从何处来?
为解决资金困难,宜昌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城区与三峡集团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 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推进“四水共治”,启动投资103.8亿元的宜昌城区污水处理厂(网)与生态水网项目,从根本上治理城市雨污分流和污水错接、混接、乱接等问题。
宜昌市将排污口整治纳入河道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内容,与三峡集团进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用于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
此外,宜昌市统筹资金200万元开展排污口水质监测,落实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港口码头以及排放量大、环境影响较大的排口,全部由市级统一设置二维码和标识牌,方便后续日常管理和公众监督。
聚焦截污治污,创新手段“不留死角”
“点一点大屏,重点排污企业、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入江排口等水质水量信息尽在掌握。”在宜昌市猇亭区,可视化的水环境安全监管平台上线。猇亭区正是通过污水处理厂(网)、生态水网共建项目的实施,推进区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猇亭区“两网工程”是PPP项目,是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9.56亿元。区域依托项目的实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切实解决市政雨洪排口的雨污合流、溢流污染等问题。
猇亭区的典型经验,是宜昌探索排污口整治方法的一个缩影。为长效管控排污口,宜昌市重点关注污水直排问题,不断完善整治措施,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宜昌枝江市通过管网改造、建设一体化设备等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实施综合整治。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规划,联合枝江市住建局对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开展专项整治。通过管网改造及设置溢流井分流,将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至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解决了多个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长阳县全面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管网,实现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点军区着力解决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问题,通过制定方案、落实资金、协调宣传等方式,解决了85家养殖户废水直排问题。整治完成后,排口只保留山洪雨水排放功能,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入长江。
截至目前,宜昌市已全面完成1973个入河排污口的现场调查、监测、溯源、命名编码等工作,1366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完成率69.2%。“其余的排污口整治工作很多都涉及管网改造等,尚需时间。”郑斌指出,宜昌市将按照“一口一策”方案要求,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严格整治验收标准。
就在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强调分批分类推进整治。
“《实施意见》提振了我们做好相关工作的信心和决心。”郑斌表示,宜昌市将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契机,推进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加大工作指导和帮扶力度,督促相关地方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治到位,切实保护长江黄金水道。(张黎)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