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 正文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2021-03-10 13:56: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韩凯 孙良栋  责任编辑:张响涟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旧址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张至发故居北“厅房”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张至发故居西厢房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张至发第22代孙张光辉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张至发故居门楼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张至发故居,一处房檐上的一块“猫头滴水(房屋防雨建材)”掉了下来。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张至发故居,这一处门楣上突出来的6个圆柱体,就是“门当户对”中的“户对”。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相对放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户对,是指门楣上用来固定门框的砖雕或木雕,因为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

探寻淄博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张至发故居,一块砖雕上,左上角是一只蝙蝠,代表“福”;蝙蝠下方是一头鹿,代表“禄”。合起来就是“福禄”。

  3月3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复了《淄博市淄川区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旧址修缮保护工程》和《张至发故居修缮保护方案》,两处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将提上日程。

  日前,记者来到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旧址和张至发故居,探寻两处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农民起义的“见证者”

  “这里以前也修理过好几次,但还是耐不住风雨侵蚀。”

  3月4日,住在大汉政府旧址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处建筑屋脊和山墙都整修过,屋顶的瓦也重新补过。

  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旧址坐落在淄川区城里大街301号,1984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刘德培起义是历史上从淄博地区发起的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农民起义。“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是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刘德培领导淄川农民取得抗漕斗争胜利后,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秋公开举起义旗,占领淄川城后成立的。

  “他早年中秀才,后当过塾师,1860年在家乡率众抗议淄川知县加收漕米,失败被捕,在被押往济南途中逃脱。1861年他再次领导抗漕斗争,次年在淄川组织团练,称‘信和团’,密谋起义。”

  采访中,当地居民将刘德培起义的故事娓娓道来。作为淄川地区农民起义的“见证者”和“经历者”,这处旧址已改变了当年的模样,新门窗与承载历史底蕴的旧砖瓦形成了强烈对比,古色古香的清式建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

  令记者惊讶的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刘德培起义大汉政府旧址目前仍被当作库房和广告制作间使用,对于它的修缮保护已迫在眉睫。

  荣光犹在的“三厅一楼”

  张至发故居坐落在淄川区经济开发区贾村,2014年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列为淄博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张志发的多处故居就剩这一处了,其余都没能保留下来。

  “正门口在早些年还有上马石和下马石,现在都找不到了,好在门楼的椽子和花雕保留得还不错,但屋檐上的‘猫头滴水’(一种猫头造型的瓦,能将屋顶的雨水引流下来)损毁殆尽,着实让人心疼。”

  3月5日,张至发第22代孙张光辉感慨万千,站在先人故居门口,恍若当年家族繁荣、人丁兴盛的场景犹在昨日,只不过门楼之上翻修过的红瓦提醒着他往日繁华已不再。

  据张光辉介绍,张至发生于1573年(明万历元年),曾官至礼部尚书和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张氏家族于万历年间购买贾氏大户的“三厅一楼”,其中“两厅一楼”已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拆除或倒塌,就剩西首这一“厅”。而在这仅存的一“厅”里,东厢房已经被拆掉了,剩下的北屋和西厢房也变得伤痕累累。

  “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张至发故居到底是在贾村还是坡子村,其实张至发以及族人大部分都住在贾村。后来张氏一族不断发展壮大,便在周边建房居住,我们经常说的‘张至发祠’或者‘纪念馆’就是当初看坟祭祀的墓垆改建成的。”张光辉说。

  修缮保护刻不容缓

  古建筑是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能否将它们保护好,既关乎民族文化传承,也关乎世界文化发展,对它们的修缮和保护就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承。

  “古建筑修缮,概括来说是指按原来的造型、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和原来的工艺对古建筑进行修建。维修古建筑时,要将古建筑历史上被改变和已经残缺的部分,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条件下予以恢复,再现古建筑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恢复原状时必须以古建筑现存主体结构的时代为依据。”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淄川博物馆馆长蔺开庆说。

  蔺开庆表示,目前,两处古建筑的修缮维护前期筹备工作刚刚起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相信两处古建筑不日将以完好如初的姿态重回人们视野。”(记者 韩凯 孙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