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实施镇街和物业小区的撤桶并点以来,台州市黄岩区分类办紧密围绕“撤桶并点”工作重心,以配套体系创新为突破,聚焦便民、利民、惠民,逐步探索打通推进机制、点位建设上的要素阻碍,有力地推动了“分类促分类”良性循环的形成。截至目前,该区所有物业小区均已启动撤桶并点工作,院桥、北洋、南城等4个镇街已完成点位创建工作。
创动态跟踪机制之新,掌握镇街项目推进的“风吹草动”
挂图作战知进度。细化考核任务,制定镇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表,倒排工期,明确115个点位完成点位选址、工程建设、后期运营的时间节点。每周定期召开内部工作部署会,阶段性总结工作,确保工作计划上墙、上心。
常态督查明短板。组织督查组对全区的13个镇街、25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34家金融系统银行、100余个第三方服务点位等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点位运维、分类质量、思想重视程度等内容,累计发现问题300余个。开展通报排名,衔接项目推进,倒逼问题整改。
精准指导化难题。开展网格化管理,落实沟通衔接、项目推进、业务指导的责任人员,每周赴相关镇、街道下沉指导服务,及时了解基层“撤桶并点”现状,协调解决工作中难点、堵点。自实施来,已下沉服务50余次,解决点位选址类问题12个,施工建设类问题20余个。
创基建点位运管之新,激发居民自觉分类的“源头活水”
提升改造“垃圾房”。按照“一点位一方案”原则,因地制宜,对创建点位进行亭棚式、清洁屋式改造,平均造价5-10万,包括设置雨棚围挡、照明设施、清水龙头、工具存放间等,改变以往投放点位“脏、乱、差”面貌。截至目前,新建清洁屋式点位1个、亭棚式点位23个。
配备入驻“扫盲团”。在前期组织督导员考试的基础上,由第三方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按各自职责在各个点位配备1-2名的桶边督导员,普及分类常识,指导居民规范投放,协调做好撤桶后的保洁工作。其中,配置桶边督导员的省高标示范小区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
跟进安装“电子眼”。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上海花园、阳光左岸、皇家蓝庭等7个小区的点位上线智能监控设备,部分辅以喊话系统,精准识别、提醒、抓拍居民的分类投放行为。自6月份以来,已智能识别未分类投放等违法行为200余起,让相关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台州市黄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