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要闻> 正文

解锁徐州不动产登记的“领跑密码”

2021-03-11 18:37:39来源:作者:甘晓妹 吴云 张洪武责任编辑:王月

        春节过后,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又多了3块“牌子”——“2020年度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项目”二等奖;不动产登记徐州“+服务”品牌荣登2020年市级机关“五星级服务品牌”榜单第一名,实现三连冠;《创新开展“交e登”(交地e登记、交房e登记)服务举措》荣获“2020年徐州市营商环境工作优秀案例”称号。

  这3块沉甸甸的“牌子”是对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在全国领跑的最好“注脚”。然而记者更感兴趣的,是他们多年来始终“领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日前,徐报融媒记者前往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解锁他们的“领跑密码”。

  ■俯下身子 用“服务”保持“领跑”的姿态

  3月1日,市民黄先生来到江苏银行网点办理房贷,上交资料后很快就办完了业务,“以前买房子办贷款,需要在银行和登记大厅之间来回跑8趟排队取号,如今有了一站式抵押登记服务,只要到银行跑一趟,太方便了。”

  黄先生享受到的,正是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荣获创新奖的“交e登”项目中的子项目之一——“金融e登记”。

  对咱老百姓来说,更为便捷的还有“交房e登记”。去年3月31日,凯旋门三期业主在登记资料、填写材料后,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领到了不动产权证书,成为首批“交房即领证”的受益者。如今,交房(地)即发证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

  “交e登”新在哪里?

  “它采用了全国首创的‘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智能查验、即时登记’的服务模式。通过与多部门平台共用、数据共享、证照互认,实现从企业拿地、融资、建成、交付、转移以及购房者办理登记等全过程的网上流转、一证通办。为减少办证环节,压缩办证时间,还推出了5个服务子系统,即交地e登记、交房e登记、金融e登记、执行e登记和交税e登记,效率更高、覆盖更广。”中心副主任刘辉解释道,“说到底,就是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

  正是这种便民利企的服务意识,推动着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不断进行创新,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徐州‘+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孙吉军介绍,创建这一品牌时,便赋予了它不一般的内涵:“+”与“佳”同音,以争创“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和“苏小登党员先锋岗”为契机,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与“加”同义,寓意不动产登记服务可以与多种服务措施、服务途径、服务模式相叠加,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通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不断提质增效;“+”与“家”同在,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将服务对象当成家人,提供如家人般的贴心服务。

  “我们单位的名称实际上已经明晰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部门,不是管理部门,就应该俯下身、沉下心做好服务工作。”孙吉军坦言。

  ■敢闯敢试

  用“创新”升级“领跑”的动力

  在全国不动产登记服务领域,“赶超”的氛围非常浓厚,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一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种创新意识为他们的“领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2015年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便以服务“年年有创新、年年增便利”为工作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推行了系列提质增效的服务举措,其间创下了6个全国率先、7个江苏第一,走在了登记改革发展的前列,营造了优质高效的登记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营商环境深化年建设的有关要求,2020年疫情期间,该中心将“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自主研发了“徐州市不动产智能链服务平台”,联合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家税务总局徐州市税务局、中国银保监会徐州监管分局,一周一次调度会,打破部门之间壁垒,共同打造徐州“交e登”服务。

  如今,徐州市公积金中心及27家金融机构已经设立了100个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网点,市区在售商品房项目均已布设了“智能链”。“交e登”系列创新举措已全面开展,服务模式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效果怎么样,数据会说话。截至2020年11月下旬,“交e登”已为78家企业、127个地块、480万平方米土地办理了“交地e登记”,平均缩短了1个月左右的办证时间;常态化办理“交房e登记”;办理“金融e登记”业务2.1万件,抵押金额达85.8亿元;办理“执行e登记”业务390余件。初步估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3个亿的财务成本,为群众节约400多万元的出行成本。

  其实,自2015年3月1日发出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开始,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的目标就是保持“全国领先”,打造全国不动产登记的徐州样板。

  “十三五”期间,徐州市主城区共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达122万余份。因为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接待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6个市县4000余人次考察学习,为全国的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徐州样板。

  ■明晰定位

  用“实绩”担当“领跑”的使命

  不久前,淮北市民裴女士在徐州市泉山区购买了一套住房,正赶上徐州市与枣庄、商丘、淮北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她在淮北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提交材料,10分钟后手机上收到了由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办理的电子证照,纸质证书则通过EMS从徐州免费邮寄,次日就能到达。

  “真没想到,不去现场就能领到不动产权证。”裴女士感慨地说,“太方便了,如果去徐州办的话,自己开车来回就得两小时。”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越来越显示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间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异地置业情况比较普遍。随着“跨省通办”工作在淮海经济区全面推进,必将有力助推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淮海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

  正是中心城市这一定位赋予的使命,让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责无旁贷,一揽子创新发展真招、实招、硬招,招招有力。

  2019年推出“0123模式”,对不动产登记服务办证时限进行第3轮提速。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出台,徐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立即着手酝酿“跨省通办”,很快与淮海经济区部分城市达成共识;2020年10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

  2020年12月4日,苏鲁豫皖四省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联席会在徐州召开,徐州、枣庄、商丘、淮北等四市联合出台《苏鲁豫皖四市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方案》,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区域地域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云平台;12月15日上午,苏鲁豫皖四省首本“跨省通办”不动产权证书出炉。

  ……

  “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的‘领跑’,是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一个缩影。”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卜凡敬表示,下一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全力打造自然资源领域“徐州样板”,为徐州高质量发展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吴云 通讯员 张洪武)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