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要闻> 正文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首个钢主塔架设成功

2021-02-20 10:46:13来源:中国建材报网作者:阎友华 谢珍 孟庆虎 支荣责任编辑:黄静

  2月19日,由广珠城际投资建设、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首个钢主塔成功架设到位。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起自珠海横琴新区,跨越西江磨刀门水道,终至珠海机场东路,是珠机城际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首次采用多塔刚构体系公铁两用斜拉桥结构,主跨为3×340米的公铁同层四塔斜拉桥,全桥长1369米,宽49.6米,中间为双向160千米/小时的城际铁路,两侧为双向六车道的100千米/小时高速公路,是世界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宽公铁两用斜拉桥。

  中铁大桥局五公司珠机城际金海大桥项目经理陈晓剑介绍,“有别于普通桥塔分节施工,金桥大桥的钢塔采用空中整体竖转安装,整个竖转过程分73个步骤,最终才能将水平放置的钢塔起吊空中翻转至铅垂状态,姿态犹如空中‘跳芭蕾’。”

  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桥塔采用四柱式钢塔,桥塔位于桥面中间,塔高106.8米。整个钢塔吊装重量达2699吨,相当于将约2000辆小汽车同时吊起,然后旋转。再利用由中铁大桥局自主设计打造的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海鸥号”3600吨起重船,将其整体提升110米高与钢箱梁顶面精确对位。精确对位偏差以毫米级控制,是全桥施工难度最大的“节点”。

  “我们给钢塔安装了个‘智能大脑’。”陈晓剑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为了保证“空中芭蕾”起“舞”的绝对安全,中铁大桥局专门为主塔定制研发了专用控制系统,钢塔竖转过程采用数字可视化智能监控技术控制钢塔空中转体的全程姿态。该系统采用GNSS-全站仪-倾角仪-激光/超声等多传感检测手段于一体,充分利用高精度坐标采集系统并结合后台姿态计算系统,以三维可视化和数据可视化为目标,集监测、预警、反馈控制于一体,通过各版块协同工作输出相应调控指令,为主塔的竖转保驾护航。

  据了解,由于钢塔竖转结构尺寸大、吊装重量大,作业过程中需要多种船舶间的协同配合,吊装工序复杂,组织协调工作量极大。为提前应对钢塔架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中铁大桥局项目团队提前筹划,准备了多种工作预案,并提前对浮吊、拖轮及锚艇之间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演练和完善,确保钢塔架设的安全性控制。另外,由于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桥址位于西江入海口,自然水深浅,大型船舶进场困难,为此,项目建设人员克服回潮和回淤等多重困难,提前对航道进行了疏浚,确保了起重船按期入场起吊。

  今年春节,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中铁大桥局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项目部300名员工选择坚守施工一线,以奋斗的姿态欢庆新年。目前,项目26号墩、27号墩墩顶46米长钢梁均已完成架设,剩余钢结构工程正加紧安装施工。

  据悉,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大桥钢箱梁、钢塔架设、连续钢构施工均已全面展开,整个工程预计2023年竣工。(中国建材报记者:阎友华 通讯员:谢珍 孟庆虎 支荣)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