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河南武陟:“美丽”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1-03-03 09:42:29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 王颖责任编辑:王富亮

河南武陟:“美丽”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本报讯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王颖) 人勤春来早,植树正当时。春日正是苗木销售的旺季,2月23日,记者在武陟县圪垱店镇采访时看到,不少人在田间采挖树苗,地头停着前来拉树苗的货车,有的人在与客商洽谈价格,有的人在忙着将树苗打捆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从大年初三到现在,我们合作社每天都在装车销售,日销售6万余棵树苗,以果树苗为主,还有一些绿化树苗和杨树苗。”在雨航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前,一捆捆新起的树苗整齐堆放着,正在组织工人装车的该合作社理事长穆卫花一脸兴奋地说。

  今年44岁的穆卫花是圪垱店镇王伊村村民,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跟着家里人学习种植、销售苗木。2016年,他组织5户种植户成立了雨航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规模化苗木种植和经营。其合作社逐渐成为圪垱店镇有名的种植专业合作社,苗木销售遍布全省各地,西藏、云南等地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近年来,穆卫花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合作社不断更新苗木品种,增加了盆景、绿化等苗木品种,使合作社的销售收入连年攀升。合作社带动30余户村民参与苗木种植,户均年增收10万余元,并优先雇用王伊村及周边村的困难户务工,务工者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在圪垱店镇秦伊村,记者看到47岁的脱贫户秦慧新和妻子正在地里采挖树苗。“大年初一就有客商打电话预订苗木,小树苗带领俺一家走上了致富路。”秦慧新笑着说。

  2016年,秦慧新在帮扶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种植苗木。苗木种植时间灵活,地里活闲的时候,他们夫妻俩还在村子周边打零工,2020年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圪垱店镇素有种植苗木的传统。近年来,该镇积极整合资源,以秦伊村、王伊村、程伊村、岗头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邢庄村、小刘庄村、毛庄村等,形成了600余公顷的苗木种植基地,带动3000户农户从事苗木种植相关产业,其中有100余户脱贫户。2020年,在该镇40多家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苗木年交易额4000多万元,苗木产业成了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产业,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的“美丽产业”。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