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唐山建设> 正文

党建赋能 引领创新——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驶入“快车道”

2021-12-30 18:37:16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陈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多年来,中国二十二冶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坚决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创新发展中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制胜优势;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紧紧扭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自主创新原则和策略,不折不扣深入推动党建工作和创新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向创新要战斗力,使创新同企业改革发展接好轨、对好焦。

  整枝去杈、抽枝壮枝,依托传统优势创造新的增量发展空间,形成了具有中国二十二冶特色的“智慧建造,中冶绿建装配式建筑,炼铁,炼钢,轧钢,焦炉,超高层建筑,大型场馆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精密模锻压机和锻件制造”十大技术体系,以及“铁钢轧焦”冶金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大型场馆建筑、超高层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多向模锻压机及精密锻件制造六大业务品牌。快速推动企业从相对单一的冶金工程转变为各领域的新格局,讲述了国企改革史上最生动的故事,也充分印证了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的正确。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中国二十二冶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领悟“两山论”内涵实质,结合自己企业内部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势,从装配式建筑发展全过程的需求为导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冶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钢结构制造中心、重型装备制造和精密锻造四大产业园区为依托,统筹规划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冶特色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装配式低能耗建筑,持续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举国上下汇聚伟力共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指引下,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公司围绕“四个有利于”,“聚焦务实出效”的工作要求,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全链条,以“红色引擎”助推企业跑出“加速度”,驶入“快车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