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建筑与法> 正文

重庆市约20亿平方米城乡房屋建筑需调查

2021-06-21 08:56:32来源:中华建设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刘英飞

  6月15日,2021年重庆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总体情况,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等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市应急局副局长刘光才介绍,本次风险普查包括地质、水旱、气象等5类灾害,其中全市共有约20亿平方米城乡房屋建筑需进行承灾调查。

  目前,巴南区、合川区普查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我市将召开全市风险普查工作会议,在前期两区试点工作基础上,推进全市范围内的风险普查工作,为明年风险评估区划工作打好基础。

  现有城乡房屋“体检”全覆盖

  市住房城乡建委二级巡视员陈天玲表示,市住房城乡建委主要负责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将对全市现有城乡房屋进行一次全覆盖“体检”。

  “体检”内容则包括城镇和农村房屋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信息、抗震设防基本信息和使用情况等。据初步摸排,重庆共有约20亿平方米城乡房屋建筑需调查。

  同时,市城市管理局也将开展全市市政设施承灾体调查,对市政桥梁、市政道路、城市供水水厂和供水管网等市政设施承灾体开展全面调查,准确掌握全市市政设施承灾体的空间分布及灾害属性特征,掌握市政设施基础数据和设防水平等底数信息,建立市政设施承灾体调查成果数据库。

  目前,巴南区、合川区两个试点区县已完成491公里市政道路、88座市政桥梁、27座城市供水厂(站)、627公里城市供水管网等市政设施承灾体基础数据调查、采集、录入工作。

  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余颖介绍,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作为本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中的任务之一,将实现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利用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物探等手段,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等方式,为防灾减灾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主要包括主项任务。第一,全市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雷达测量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调查,初步圈定地质灾害重点变形区,识别地质灾害隐患点;第二,全市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影响因素、诱发因素、威胁范围及危害程度等,提出防治方案或防灾对策建议;第三,全市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已查明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按照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分类型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确定风险等级。

  此外,全市将同步排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市交通局二级巡视员蒙华介绍,重庆地处山陵重丘区域,公路建设难度和和养护难度较大。“去年汛期,我市普通公路共发生各类水毁2万余处。”蒙华称,通过这次地质灾害普查,全市将排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摸清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数,为下一步开展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打下基础,为每年汛期重点巡查提供方向和目标。

  推动天气预报转变为灾害预警

  市气象局副局长杨智表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象主要包括暴雨、高温、低温、干旱、雪灾、大风、冰雹、雷电等8种气象灾害。

  “普查摸清各类灾害性天气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风险区域和致灾阈值,推动天气预报转变为灾害预警。”杨智介绍说,未来天气预报不仅可以告诉市民明天的天气如何,还可以告知大家这样的天气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大,需要重点防范。

  另一方面,气象与水旱灾害密不可分。市水利局副局长谢飞介绍说,水旱灾害风险普查也将与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同步开展,当地群众能了解自己生产生活地方的水旱灾害风险等级,了解一些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

  据了解,此次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将形成“两图一表”。一是开展暴雨、洪水调查分析评估,形成全市暴雨频率图、洪水频率图;二是以区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开展干旱危险性调查分析评估,形成全市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成果表。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