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建筑与法> 正文

重磅:交通强国建设 天津决定这么干

2021-02-22 13:49:36来源:中华建设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刘英飞

  日前,天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交通工作,高质量谱写交通强国天津篇章,推进交通强市建设,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结合天津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特别是视察天津港等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发展智慧绿色新时代特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深入推进“一基地三区”建设,更加注重交通运输发展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设施服务一体融合,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服务大局、面向未来,以港口为魂、铁路为骨、道路为基、航空为翼,打造国际枢纽港口、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三大物流节点,构建连通西向北向的铁路对外通道、内通外联广泛覆盖的韧性公路网络、服务末端高效运转的集疏运体系等三大运输通道,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多元立体、融合互联,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创新发展智慧科技、绿色低碳,交通治理共享共治、协同完备。

  ——海空两港,链接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TEU),迈入第五代港口行列,建成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国际枢纽港口,建成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与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70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能力达150万吨,打造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成为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物流发展高地。

  ——两网三圈,畅联京冀。以高效率快速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高品质干线网(普速铁路、普通公路)为补充,建成密接京雄、辐射区域的“双轴、多放射”城际快速客运铁路网络和“9横6纵”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高铁交通圈和3小时高速公路物流圈。

  ——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津城核心区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比例不低于80%,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人口和岗位覆盖率超过80%,津滨双城间轨道交通出行30分钟通达;基本实现建制村10分钟到公交站、乡镇15分钟上高速;形成全人群、全出行链、高体验的出行服务,助力生态宜居、高品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设施、技术、管理、服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交通安全、智慧绿色、治理能力、文明程度达到国际前列,交通与经济、社会、生态高度和谐统一,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二、重点任务

  01

  港口发展志在万里、世界一流

  1、提升港口核心功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枢纽港。

  充分发挥天津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门户港口优势,重点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积极发展汽车滚装和邮轮功能,推进港口功能转型升级,建设功能完善、高效协同的津冀世界级港口群。以“北集南散,北优南拓”为导向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推进港城融合、协同发展,推动北部港区(北疆、东疆、南疆)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主要承载区,做大做强南部港区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配套设备等产业。有序建设北疆港区C段和东疆港区智能一期、二期等一批先进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标准箱以上;规模应用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一批智能装卸、运输设备,全面提升港口生产设施自动化水平;配套实施30万吨级主航道通航功能提升、高沙岭港区10万吨级航道一期建设、大港港区航道功能提升等一批航道、港池及锚地扩容浚深工程,全面建成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居世界前列的海港枢纽。

  2、提升航运服务能力,打造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突出的国际航运中心。

  高质量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与京冀合作建设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形成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地区的综合性海上门户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覆盖面广的全球航线网络,完善以天津港为中心的环渤海内支线网络,优化内陆腹地无水港系统,加强与中亚、蒙俄、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合作,扩大中欧班列国际海铁联运功能,形成干支联动的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转运新中心。差异化发展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东疆世界级融资租赁聚集区,发展特色航运经纪、保险与海事咨询等业务,促进高级航运服务向城区集聚,延伸国际邮轮产业服务链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辐射能力的航运服务产业新集群。持续推进降费提效,深化“一站式阳光价格”示范作用,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简化一体化通关流程,加快推动“单一窗口”标准版功能向国际贸易全链条拓展,压缩口岸合规成本、合规时间,实现港口综合费用具有明显国际竞争力,港口作业效率达到国际领先。

  02

  航空枢纽融入区域、链接洲际

  1、升级机场基础设施,构建辐射京津冀的综合枢纽。推进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容,新建T3航站楼及卫星厅,延长东一跑道,新建东二跑道,实现“三航站楼、三跑道”运行,打造区域枢纽机场。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园,建成大通关基地,适时扩建东货运区,规划建设南货运区,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接入京津城际铁路联络线及京滨城际铁路,引入Z2线等轨道交通,优化异地候机楼布局,拓展与京冀、东北、环渤海其他地区的联系,打造空铁联运样板枢纽。强化机场与国家会展中心快捷连接,加快建设联接机场、津雄城际与国家会展中心的轨道交通,构建会展中心与主要交通枢纽、双城和周边城市的多层次集疏体系,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机场布局,推进区域低空空域开放和管理改革,拓展商务飞行、应急救援和高端旅游等发展,打造现代化通用机场体系。

  2、强化航空货运功能,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优化机场航线网络结构,加密至东北亚、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地区的国际航线,提升机场航线全球覆盖水平。建立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决策和大终端管制机制,在航权、空域、时刻资源分配等方面争取国家支持,优化机场空域运行环境。提升国际货运能力,拓展国际全货机航线,争取更加灵活的货机航班时刻,打造全货机和客机腹舱相结合的运输模式,提高通关效率,构建全球货物供应链中枢。完善国际货代、保税物流、贸易展示、金融结算等高端航空服务业态,积极对接高端制造业和物流业,推动跨境电商出口,拓展航空快件业务,推动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实现规模运输,打造京津冀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发展旅游航空和商务快线等航空产品,推进中转联程、联程联运、机场“行李直挂”和“空铁一票通”等模式创新,形成天津航空特色品牌。

  3、完善临空产业价值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夯实高端商务、会议会展等产业,引进国际知名航空发动机厂商和飞机维修公司来津开展业务,创新通用飞机及设备租赁、特色金融和保险等服务,形成临空服务产业集群。拓展以空客天津总装线为载体的大型民用飞机配套产业链,完善AC系列民用直升机谱系及直升机研发体系,推进无人机研发制造和通用航空配套产品生产,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空间站和卫星等航天设备研制生产能力,形成世界级航空航天研发制造集群。

  03

  铁路网络密接京冀、通达全国

  1、提升快速客运铁路服务能力,构建国家客运枢纽。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京津发展轴,畅通津雄发展轴,打通津承、津沧廊道,建设津雄城际、津潍铁路等高速铁路,形成“双轴+多放射”的高速铁路网,对外畅达东西部、贯通南北方。打造“四主多辅”客站新格局,优化提升天津站、天津南站等既有站功能,规划新建大港东站、宝坻南站等高铁站,形成覆盖广泛、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铁路客站体系。打造枢纽经济新标杆,强化高铁站与周边地区“站城一体”开发,推动京津雄三地间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现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支付兼容。

  2、扩大铁路货运辐射范围,打造区域货运枢纽。提升铁路网络连通度和腹地通达性,打通徐水—涞源—张家口、津蓟铁路北延等面向西部、北部的国家铁路货运通道。加强货运中转功能,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货运功能外迁,建设汊沽编组站,优化整合南仓编组站、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等铁路货站,打造区域铁路货运组织中心。提高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和钢铁企业等“最后一公里”铁路专用线,优化列车运行图,充分挖潜铁路运能,推进“钟摆式”运输模式,落实运输减税降费政策,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有序转移。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深挖铁路闲置站场潜能,推动中心城区内既有货运站场转型升级为城市物流配送中心。

  04

  公路网络内通外联、广泛覆盖

  1、加速路网优化完善,打造韧性网络。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津石、唐廊高速等一批区域大通道,提级改造津淄、津歧公路等一批省际接口路,实现与京冀全方向、多通道、高等级互通。支撑城乡一体化建设,强化津滨双城与各区间辐射连通,加强相邻新城间直达连通,推进乡镇与高速便捷连通,实现全市域、多节点、深层次互联。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施窄路加宽、安保设施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与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相适的“四好农村路”。支撑港城交通协调发展,规划建设天津港货运专用通道,实现“北进北出、南进南出、过境绕城”的公路快速集疏运功能。

  2、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丰富使用场景。推进公路设施与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快进慢游”网络,加强与重点景区、红色旅游景点的衔接,推动旅游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游服务功能,健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推进公路交通与城乡客运融合发展,发展通村班线、接驳班线。支持旅客联程联运预定和支付平台发展,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主题式、体验式客运服务。推进公路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深入推广网络货运、甩挂运输、挂车共享等模式创新,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加快镇、村级配送点建设,推动乡镇运输服务站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

  05

  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富有活力

  1、依托轨道交通和快速路,构建高效率的“活力快网”。强化轨道交通骨架支撑,加快“织密”城市轨道交通网,推进4号线、7号线等津城地铁放射线及Z1线、Z2线等津滨连接线建设。强化补齐城市交通设施短板,完善中心城区快速环与外环间干路网,持续推进瓶颈路段、拥堵点位改造,加快市郊铁路建设,加大公交站点和充电、加氢、停车换乘等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强化提升常规公交服务品质,优化城市公交线网,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推行“公交+轨道”换乘优惠,规范发展定制公交,加强公交智能调度管理。强化城市交通运行管控,完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加强交通执法与交通秩序管理,强化对高端会展、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交通保障,推进巡游车、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倡导发展共享模式。

  2、以城市道路和开放空间为载体,建设多样化的“休闲慢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改善慢行出行环境,加密次支路网,打通微循环,完善城市干路机非物理隔离设施,绿化美化街道环境,实现步行空间人车分离,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休闲健身体验,有机融合城市绿廊、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慢行绿道,利用废弃铁路建设铁路绿道公园,提高城区滨水空间的慢行可达性。

  06

  交通科技智慧融合、创新引领

  推动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有机融合,增强5G、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技术创新应用,加强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试点示范,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等。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无人码头、无人堆场,有序推进铁路、机场、公路等设施智能化升级,大幅提升生产运输效率。推动交通大数据共享应用,推进构建综合运输一体化大数据体系,加强交通大数据在交通出行、运输生产、审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增强数据跨部门共享,推进城市交通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试点应用。

  07

  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

  1、加强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材料循环使用。严格空间管控,强化土地、海域、岸线、空域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复合型通道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严格实施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生态选线选址,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避让耕地、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在双城管控区等区域建设绿色交通廊道,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域探索建设绿色智能观光轻轨。严格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沥青等施工材料、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率100%,实现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和循环利用率100%。

  2、强化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基本实现铁路专用线接入,全面形成以铁路、水路为主的大宗货物运输新格局。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实现码头岸电规模化发展和便利化使用,推动靠港船舶岸电使用100%全覆盖。严格执行污染物控制标准及船舶排放区要求,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治理,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开展绿色出行行动。

  08

  治理体系科学规范、协同高效

  1、完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救援水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增强基础设施养护和运行监测检测,提升设施耐久性和可靠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防控系统性风险能力,深化安全隐患排查与防控,推动交通装备、工程第三方认证,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评估;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交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交通防治体系,提高交通防灾抗灾能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完善交通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京津冀联动的应急管理和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救援社会协同能力,完善征用补偿机制。

  2、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法治引领,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京津冀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坚持简政放权,构建开放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破除区域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运输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坚持开放发展,吸引外资进入交通领域,鼓励我市交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运输市场合作。坚持共建共治,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鼓励交通行业组织依法自治。

  3、构建综合全面的人才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各领域各学科人才进入天津交通行业,加强本市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相关专业建设,建设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队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构建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知识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增强干部队伍对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的适应能力。

  4、培育凝心聚力的交通文化,讲好天津交通故事。创新交通文化传承,加强铁路老车站、老码头等历史交通设施的保护利用和精神挖掘。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弘扬优秀交通精神,继承发扬“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加强公交8路车队等劳动模范集体事迹宣传,增强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文明交通环境,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积极引导文明出行。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先行引领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配合、高效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

  2、加强政策保障。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强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公路、港口建设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强化短板弱项建设;加大对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等精准支持,保障交通建设资金专项使用,强化风险防控。

  3加强实施管理。各区、各部门要深化对交通强国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细化落实措施,优化工作推进机制,科学配置公共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环保、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等政策与交通强国建设相关政策协同,扎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各项任务。

  4加强先行先试。聚焦一流港口、创新治理、智慧交通、新技术应用等重点、关键领域,分批次先行先试,全力打造示范样板,率先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成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