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建筑与法> 正文

“一站式服务”让搬迁农民过上新生活

2021-02-03 12:24:34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刘英飞

  走进广灵县南村镇周图寺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房屋和小院整齐排列,东西走向的入村水泥路宽阔平整,村子里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村民生活便利。“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搬下来后生活大变样了,住进了大房子,家门口打工收入比过去强多了,吃水、买菜、看病都方便多啦!”村民曹德录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周图寺村由原南村镇南部山区13个行政村合并组成,这些村庄都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县委、县政府统筹考虑,对这些村进行易地搬迁。

  “虽然群众想要摆脱贫困的意愿非常强烈,但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大家伙儿又都有点故土难离,还有对未来生活的顾虑和担忧。”村党总支书记刘志军说,为了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村干部和党员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入地头、上炕头,和群众讲政策,为农民算大账,干部的真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大家伙儿都积极主动配合搬迁工作,先后共有643户1323人搬出大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上寺村60多岁的农民曹德录老两口在旧村有30多亩地不舍得放弃,怎么都不愿意搬下山。“我们两人岁数也大了,一辈子就会种个地,这要是搬下去可怎么生活呀!”经过村干部10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老曹终于想通了。如今,曹德录老伴儿在公益岗和扶贫车间打工,全家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生活别提多滋润了。

  2019年8月,周图寺村党总支成立。易地搬迁合并的村多、人多、贫困户多,情况错综复杂。“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情况再复杂也要把它捋顺了。既然群众都搬下来了,我们就要全力搞好服务,要让群众既能住上好房子,更能过上好日子。”周图寺村党总支一班人很快形成共识,并探索建立了“党建+产业+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力争当好产业发展“服务员”、群众就业“引导员”,持续做深做细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贴心“领路人”。

  易地扶贫搬迁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有的农民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解决农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村党总支合理划分村民小组,推行“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服务体系,并争取上级资金,建成集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农家书屋、村级卫生、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式一站服务。

  针对易地搬迁户发展养殖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村党总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成周图寺搬迁新村养殖园区,现已运行,解决了20余户养殖户的养殖难题,目前园区已养牛200多头、驴20余头、羊300多只,由村党总支统一管理,带动搬迁村民在园区打工就业。在搬迁复垦中,村党总支结合山区土地全部是坡地、旱地的实际,种植沙棘林2万多亩、黄芪1.3万亩,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即搬迁、即就业”目标,村党总支在培训就业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作用,挨家挨户摸清村民的劳动就业情况,从思想上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并建立起就业台账,结合群众个人意愿,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村党总支积极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人社部门联系,打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培训基地,为搬迁群众量身定制专题培训班,目前通过培训已有380人实现稳定就业。党总支还充分发挥搬迁新村的硬件设施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引进建成鸿棉制衣、巧娘宫编织、旭隆古灯、黄芪加工产业园等扶贫车间和龙头企业8家,实现“村头建厂、岗位上门”,让更多搬迁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就业增收。

  一项项具体措施解除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一次次贴心服务架起了干群和谐的坚固桥梁。如今,周图寺村处处洋溢着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搬迁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城镇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