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建筑文化> 正文

泉州市三步曲“活态保护”打造古城街巷更新示范空间

2021-05-27 14:24:34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黄静

  泉州历史悠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6.41平方公里的古城至今大体完整。在古城保护过程中,泉州市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高标准精心守护、永续传承历史文脉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按照“整体活态保护”和“试点示范引领”有机结合的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六微六保”工作法,以巷为线,串联古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在中国建筑学会“2019-2020建筑设计奖”评审中,该市“金鱼巷微改造工程”和“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分获“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一、二等奖。

  “三步曲”,留住古城旧形态

  泉州古城是泉州城市的灵魂,彰显着泉州的独特魅力,泉州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泉州古城保护工作。在实践中,泉州市奏响了“顶层设计、示范先行、统筹推进”三部曲,留住古城旧形态。一是顶层设计。注重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整体性保护,开展《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出台《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古城建筑风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泉州古城保护利用工作。邀请何镜堂、阮仪三以及中国建筑设计院、北京清华同衡院、中国美院等大师和团队触摸古城,以“家园共造”温和地更新老街古巷,改善人居环境。二是示范先行。梳理泉州古城内现有的154条街巷情况,以中山路作为中轴线,按照八个施工分区分类分批实施古城街巷整治。目前正在开展第一分区的街巷综合提升,包括中山中路两侧29条古城街巷(工程总长约7.3公里)、涉及60多个老旧小区及片区第五立面整治,面积约1300亩,采用“微更新”的方式,重点实施市政工程改造、结构立面修缮、景观空间改造、业态活化利用等,打造示范空间。三是统筹推进。2020年9月4日,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负责组团内的指挥协调、组织实施工作,由副市长朱启平任指挥长。29条古城街巷更新工程采用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一体的新做法,由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作为项目业主单位,“自投、自建、自产”,负责项目的具体申办与组织施工建设,是首个由市属国企业自行投资、采用备案制自主施工的项目。

泉州市“活态保护”打造古城街巷更新示范空间

  六微六保,城市更新新典范

  29条古城核心街巷是泉州古城传统的生活街道,改造范围内有1所小学、3个幼儿园,涉及居民5879户,约5.3万人。泉州市探索“六微六保”施工经验,“六微”即交通组织微循环、居民生活微干扰、施工机械微型化、施工组织微扰动、帮扶服务微细处、群众工作微微笑;“六保”即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保障工期受控、保障用水用电、保障上学上班、保障回家顺畅,最大程度减小对古城居民生活的影响。一是问计于民。建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听取相关街道、社区、群众及商家代表意见建议的工作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队,深入古城22个社区街头巷尾,征集社区百姓调查问卷300多份、微信问卷1990份,并发放联系卡,实施“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服务,让群众的合理建议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二是以人为本。每日晚10时至早6时期间,原则上停止一切施工活动。不可避免需在该时段内施工作业的,班组施工前事先取得周边的单位、社区、居民同意,在取得相应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工作业。作业时,则选用低噪音或降噪音的机械设备和封闭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设置移动式隔音房,采用吸音棉、吸音板等吸声材料,有效降低噪音污染。三是细微服务。定点设置便民服务站,向群众提供帮扶、咨询等便民服务;每条街巷设立一名街巷长,每天对居民垃圾统一收集、分类,运至固定垃圾收集点,确保周边环境卫生;安装临时扶梯,保障居民正常出行;保持道路畅通,保障庖面正常营业。为保障居民正常出行、店面正常营业,施工队在挖掘道路当天就会铺设临时路面。同时,重构与古城相适应的“公交+慢行”交通方式,构成“蓝、白、黄、红”多彩交通,畅通古城“微循环”。

泉州市“活态保护”打造古城街巷更新示范空间

  绣花工艺,街巷焕发老韵味

  树立“绿色施工、保护古城、匠心筑造”施工理念,采用低冲击、微干扰的“绣花”功夫,尽力还原历史风貌。一是传承传统工艺。提炼中山路2.5公里骑楼建筑、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建立风貌库,将建筑分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两类上下分层施治,上承专项规划,分级分类改善,下启现实问题,分层分项设计。在骑楼立面的提升中,注重利用在本地回收的旧砖旧瓦进行原真性修缮,使用万字砖墙、传统砖拼、胭脂砖、三顺一丁、人字铺等传统红砖砌筑工艺,再辅以堆砌工艺、灰塑工艺、水洗石工艺,还原闽南传统建筑风貌。而路面则采用闽南传统的老旧石板进行铺装,部分采用清水条石竖铺,提高地面抗压能力,一条窄窄的支巷,凝聚闽南建筑工艺精华,实现古城街巷综合提升“里子”与“面子”双提升。二是独创“泉州技术”。最宽7米多、最窄不足1米的29条街巷,施工场地窄小,施工方采取小型钩机、小型三轮运输车、小型破路机、小型振捣机、微型打桩机等微型化施工设备,在狭长的街巷方便通行和运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管线立排法”、 将雨水管和污水管立排,即雨水管置亍污水管之上,在梱修位只建一个梱修井,在井内再挖一个小型梱修井通到污水管,形成“井中井”、“盖中盖”,既节省造价,又解决街巷通道空间不足的难题。把电路桥架、消防水管隐蔽于骑楼吊顶空间,将现代设施对建筑风貌的干扰降到最低。而为减少震动,施工方发明了打桩隔离槽,先行在街巷两侧开挖约35厘米宽的沟槽,在沟槽内进行打桩,既可以减少震动,又可以减少一次性开挖面,主路作为通道继续通行。三是凸显活化保护。把街巷分为不同历史文化展示区,推出漫步古城微度假、夜游古城等多条旅游路线,用“一街、一碗、一楼、一馆、一店、一宿、一演出”串出7条“市井烟火”路线,辅以“润物无声”系列展览、西街故事主题展等系列展览,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在探寻古城街巷往事,沉浸式感受泉州古城“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市井生活。据统计,“五一”假期,西街接待人数达21.77万人次,成为泉州市景点的流量担当。

泉州市“活态保护”打造古城街巷更新示范空间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