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工程建设工地,工人师傅们头顶烈日加班工作。 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副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弃了“五一”小长假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过节。他们就是坚守在300余个重点工程工地上,只争朝夕、保障施工进度的5万余名城市副中心建设者。
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春花节系列活动正在进行,游人们拿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万紫千红。与公园内春意盎然的风光不同,在西北部的市民文化休闲组团,被称为“三大建筑”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现场,却是塔吊林立的壮观场面。
“为了实现‘今年上半年主体结构封顶,年底前外立面亮相,明年底实现工程竣工,并交付业主单位筹备、布展’的目标,这个假期,有6000多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北投集团“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说,博物馆项目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剧院项目音乐厅主楼局部已封顶,戏剧厅、歌剧厅已施工至地上四层;图书馆项目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完成95%,一区、二区钢结构已封顶,5月底将完成钢结构封顶。
“三大建筑”项目部里有一座沙盘,清晰地展示着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C字形的布局。3座建筑围出的地面广场,未来有什么用途?沙钢介绍,这是共享配套设施项目,目前一座同台换乘地铁站正在紧张施工,通车后,乘客不用出地面,通过地下的共享空间就能从地下进入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此外,市民通过这个共享设施,不仅可以逛商业街、看电影、进行各种文化体验,还能探访运河故道、小圣庙遗址公园,走进毗邻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按计划,今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河道将实现全线通航,市民可乘船领略运河风光。为了确保船舶行得稳,目前河上正在新建甘棠、榆林庄两座新船闸。
两座新船闸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闸门调试和景观绿化等工作。“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现场共有13个工种在同步作业。”甘棠船闸现场负责人宋国雨说,“五一”小长假期间,工地上有200多名工人坚守,能实现“一天一个节点”。位于甘棠闸下游的榆林庄船闸,施工工艺、运行方式与甘棠船闸类似,目前也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不同的是,榆林庄船闸上方,还建有一座横跨船闸的交通桥,预计5月底前可完成桥面吊装,实现通车后,榆林庄闸将形成立体式的交通体系。
与“三大建筑”和两座船闸现场繁忙的施工场景不同,东六环入地改造现场却显得有些安静。“节日不停工,为的是争分夺秒调试两台静待始发的大型盾构机。”曾参与武汉地铁8号线下穿长江盾构施工的中铁十四局东六环改造项目盾构副总工程师孙长松说,相比传统地铁隧道使用的6米、8米、12米级别盾构机,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使用的16米级“京华号”“运河号”盾构机对操作手提出了更高要求。“掘进过程的盾构机方向纠偏,小盾构机可能误差达到5厘米后操作手才进行纠偏,但在‘京华号’‘运河号’上,一旦超过3厘米就必须纠偏。盾构机每分钟都是高速运转,留给纠偏处置时间只有不到1分钟,而这只是一个参数,操作手还得同时关注注浆量、注浆压力、掘进速度、地下水压等数十个参数,要求操作手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首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乔培贞介绍,项目预计2023年底竣工,将通过入地改造措施,弱化目前六环路过境通道功能,把过境货运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入地工程完工后,东六环两侧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也将加强,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原有的东六环将改造为慢行交通及绿化公园,进一步美化城市空间。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