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安静了一个月的新人民医院施工现场开始忙碌起来,工地上机器轰鸣、焊花飞舞,几十名戴着口罩的工人分散在多个作业区,有序作业。目前,新人医项目主体结构基本结束,开始进行外装。
“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门,做好规定动作。”江建集团新人医项目一标段项目经理朱后伟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工地复工的妙招。在工地入口处,人脸识别系统门禁时刻发挥“安全门”作用,早晨开工时,门外建筑工人按照一米距离排队,依次等候“刷脸”。“只有录入系统的工人才能进出,闲杂人等根本不能踏进工地半步。”朱后伟表示。
建筑工人通过门禁进入工地后,还要进行扬城码核查、体温监测、喷雾消毒等几道关,方可施工作业。此外,项目部还为工人配齐配足口罩、消毒药剂等防控物资,对工地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工人进场实行实名制登记。
“停工一个月期间,我们做好外地滞留江都人员的稳岗工作,同时加强工地安全生产的巡查,维护好大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为后续的复工做足准备。”朱后伟表示,“停工不停管”是疫情期间的工作常态。
新人医项目是江都区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100个建筑工地中,超过60%恢复施工,约6000名建筑工人上岗施工。江都区住建局专门制定《建筑工地复(开)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方案》,要求各建筑企业落实好防控组织、人员管控、现场要求、物资储备、安全条件、教育计划等六个方面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动全区建筑工地复工、开工。
江都区住建局工程建设管理科科长陈学军介绍,为做好全区建筑工地复工工作和后续日常监管,建筑安全指导中心、建筑安装管理中心全员上阵,靠前服务,变身“网格员”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巡查包干制,全天候督查现场防疫、安全整改、滞留人员食宿等情况,大力推进全区建筑工地复工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