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建设> 正文
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先导段完成“无轨化”铺轨
2021-09-08 13:59:48 来源:南报网   作者:冯兴  责任编辑:黄静

  9月8日上午,南京地铁七号线先导段(黄方村站-马家园车辆段)铺轨顺利完成,短轨通目标的顺利实现,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先导段完成“无轨化”铺轨

  南京地铁7号线途经栖霞区、鼓楼区、建邺区和雨花台区,全长35.49千米,共设置27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此次完成铺轨的黄方村—马家园车辆段,标段内区间长,工程量大,特殊减振道床设置多,作业空间狭小,交叉施工频繁,给施工带来诸多困难。黄方村站-马家园车辆段铺轨采用了“无轨化铺轨”工艺,所谓“无轨化铺轨”是指轮胎式轨排车、轮胎式铺轨机、自变形混凝土罐车取代传统的轨道平板车、轮轨式铺轨机、混凝土料斗进行铺轨的作业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无轨化铺轨”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在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各方面优势明显。此种新型作业方式无需在隧道中安装走行轨避免了对隧道结构的损坏,通过轨排正运-轨排倒铺-混凝土倒筑的顺序让各工序间互不干扰,各工作面相互独立,极大降低了安全风险。此外,新型的铺轨设备可自由变跨以适应不同工况,解决了因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用时长、转运环节多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难题。

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先导段完成“无轨化”铺轨

  黄方村站--晓庄站区间4.6公里的铺轨施工是全线的卡脖子工程,由于区段内没有轨排井,导致组装好的轨排、钢筋等轨料无法直接吊装至洞内,传统施工方式不能满足工期要求。

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先导段完成“无轨化”铺轨

  为此,施工单位创新将轨排基地由地上搬到了地下,糅合传统的人工散铺和机械铺轨的特点,采用半机械铺轨方式,利用盾构井吊装轨料,将车站站台板和轨行区作为轨排组装、存放场地,场地内安装特制龙门吊装轨排,再由轨道车输送至作业面,成功攻克了特殊地段铺轨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难题,综合工效是人工散铺的2.5倍,为同类型施工提供了参考。

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先导段完成“无轨化”铺轨

  南京地铁七号线是南京地铁线网中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线路。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南京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推动河西新城和保障房开发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保护古都风貌,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引领和保障城市格局优化、转型升级、品质提升,支撑南京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全面助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