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叠合板(楼板)、叠合梁,墙体采用轻质ALC板,城东一处厂房空地正通过装配式搭建一处社区综合体,配置菜场、社区养老、居民活动、幼儿园等多种功能设施。6月18日,由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办主办的装配式工程暨城市精细化观摩会在光华路熊猫LG北侧地块举行。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我市新开工建筑中,装配式面积占比将达到40%。
社区综合体效果图。
社区综合体位于光华路与长巷西街、友谊河路交叉口东北侧,原为一处厂房空地。为解决周边居民的生活配套,实施了社区中心和幼儿园建设。记者在一幢已经建到3层的楼内看到,这里的楼板、墙板、楼梯等均贴着说明,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构件上还贴着编号,在监控平台输入编号,可以了解这个构件的具体信息。
装配式建造,让工地更显绿色。
建设单位南京壹城集团现场负责人孙玉华向记者介绍,该建筑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单体预制率32.26%,预制装配率43.2%。装配式施工,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减少现场施工所带来的噪音和扬尘污染。尤其是每个装配式构件都有“身份证”,能在信息平台上随时了解构件生产日期、钢筋种类、位置、生产人员、组装人员等流程的信息,实现质量的可追溯、可视化。
智能化支持,让建造更聪明。
为实现施工的精细化管理,项目部搭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管理人员进出登记,视频监控建设现场,现场预警等多种功能,还开发了随手拍功能,动员工人拍摄身边的问题,实现人人都是安全员。该建筑通过BIM技术,可实现建筑的数字化模型,让建造更智慧。
装配式构件每个位置都有身份信息。
目前1号楼已封顶,该楼1、2层为菜场,3-8层为文化和体育中心。2号楼8层,集聚养老院、社区中心商业配套等功能。幼儿园项目也已启动建设。整个综合体预计明年可建成,服务范围覆盖秦淮东部片区,大大方便居民生活。
装配式建造让质量可追溯。
近年来,南京全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及装配式建筑发展。2017年,南京市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和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全市成交的784幅经营性地块中,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装配式建筑指标要求的地块430幅,规划地上建筑面积同期占比达到65.1%。市建委建筑市场处副处长徐宏芳表示,到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372个,装配式建筑新开工占比由2017年的15.80%提升至2021年一季度的39.21%。目前,全市共计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6家,省级示范40项。按照建筑产业化发展目标,到今年底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将达到40%,“十四五”末达6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 图/文 通讯员 宁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