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建设> 正文
嵌入式布点 叠加式保护——江苏今年再建100个省级标准儿童“关爱之家”
2021-05-28 14:11: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唐悦  责任编辑:黄静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将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纳入法律保护,提出委托照护未成年人的法定要求,将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纳入保护范围,要求在乡镇(街道)层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我省有留守儿童14.7万人、困境儿童63.5万人,两类特殊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63%。呵护他们成长,需要建立新阵地,还需要有人办事、有钱做事,常态化服务。早在4年前,省政府就将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列入民生实事。今年,再建100个省级标准儿童“关爱之家”被列入省民政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中。

  “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走访多地儿童“关爱之家”,探访这一平台发挥的新作用。

  添一个“新家”,多一份依靠

  “这个孩子很有天赋,来画室短短半年进步很大,我们将免费支持她学下去。”这是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关爱公益联盟成员、白马画室校长毛瀚霆对妮妮的承诺。妮妮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家庭的贫困与监护的缺失让妮妮少言寡语,只有画画能给她带来慰藉。

  吴江有682名困境儿童,境遇各不相同,但都成为当地儿童“关爱之家”的呵护对象。在常态化运营11个镇(街道)儿童“关爱之家”的同时,吴江区还定制精准服务,搭建公益联盟。今年,吴江区投入188.5万元打造信息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更新困境儿童的情况,提升分类摸排和跟踪救助的精准性。

  每个周末,阳阳都会催促妈妈带他去昆山柏庐儿童“关爱之家”参加活动。活动开始,“糖宝们”(唐氏综合征孩子)各就各位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成一团,笑成一片,那种愉悦是发自内心的。负责运营柏庐儿童“关爱之家”的社工李乐说:“像阳阳一样的‘糖宝’还有很多,看护人身心压力很大。我们走访多个家庭,经过近一年努力,目前有20多名‘糖宝’成为常客。他们还开设欢乐非洲鼓、园艺治疗、绘画治疗等项目,帮助特殊孩子融合发展。”

  昆山市共有儿童“关爱之家”15个,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去年,柏庐儿童“关爱之家”成功申报省级建设标准,获得省财政7.5万元建设补贴。和“关爱之家”一同发挥作用的,还有昆山市民政局同步部署的7大类84小类困境未成年人兜底保障体系。目前,昆山350名社区儿童主任、32名专职儿童社工常态化投入服务阵地,为1202名在册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各类专业服务。

  一人一档案,一镇一特色

  去年3月,涟水县涟城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在一次常规小组活动中,发现女孩小秋与同学关系紧张,有暴力倾向,经进一步了解,其父母重男轻女,且其父有家暴史。儿童“关爱之家”依据规定,立即启动紧急干预流程,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对其父进行训诫教育,并安排常驻社工介入,制定个案帮扶计划。经过一年努力,小秋的暴力倾向逐渐消除,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家庭关系逐步缓和。

  涟水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相对也多。当地22个儿童“关爱之家”由此成为特殊儿童的“避风港”。如今,涟水县每个乡镇的儿童“关爱之家”服务特色都不一样。成集镇站在孩子的角度审视课件内容,把枯燥的法规和专业术语融入孩子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中,让心理关爱更容易被接受;梁岔镇开展情景剧、课本剧、小品表演;南集镇成立“淮剧小剧团”,自编自演;唐集镇邀请县书画家协会成员教授书画……

  助人自助,困境儿童接受到正向帮助,也发生积极变化。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15岁困境儿童小鑫,因父亲去世、母亲失踪,跟随外婆生活。外婆因病去世后,小鑫极度悲伤,生活无着。江北新区民政部门为他找到新监护人,“关爱之家”给予他多重助力。小鑫重拾生活信心,还成为“关爱之家”志愿者,经常辅导弟弟妹妹们的学业,年幼的孩子们都把小鑫当榜样。针对不同困境实施不同方案,各地“关爱之家”在实践中摸索出更为科学的帮扶方法。

  嵌入式布点,叠加式保护

  儿童“关爱之家”怎么建、建在哪里,都有讲究。仪征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嵌入式建设,力争让儿童不出远门,就近就便享受关爱照料。当地11个“关爱之家”全部压缩行政空间,增加服务场地,主要布点在特殊儿童较多的村居和大型拆迁安置小区、城乡接合村居。仪征的村居还利用现有资源,融合四点半课堂、希望村塾、妇女儿童庇护所、学校多功能活动室等平台,实现儿童“关爱之家”叠加增效和共建共享。

  农村留守儿童小帅,一放假就盼着和父母团聚。但由于疫情,父母今年过年没回家。仪征市青山镇儿童“关爱之家”立即联系志愿者上门补课。过年前夕,社工还给他送去新年礼物,为他家贴春联、大扫除,并通过视频连线,让小帅过了个别样的“团圆年”。

  困境家庭,各有各的困难。“关爱之家”的服务也需要对症下药。仪征还开发放学后临时看护、课业辅导、情感融合、寒暑假照料、文体活动等多元服务,按需供应。当地组织百名爱心强、意愿强、能力强的“三强型”机关女党员担任“爱心妈妈”,开展陪吃团圆饭、陪游公园、交流聊天等精神关爱。

  “特殊儿童遇到困难,找儿童主任、找‘关爱之家’,要让这种认识成为一种‘下意识’。”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处长孙才洋表示,4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近亿元,建成省定标准儿童“关爱之家”618个,覆盖约50%的乡镇(街道)。“温暖、规范、专业、多元、精准”是儿童“关爱之家”的鲜明特征。今年全省还将培训“儿童主任”1.9万人次,让关爱儿童的社工队伍更加专业。(唐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