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家庄一高层建筑外墙保温层起火,火势迅速从建筑底层蔓延至顶楼。庆幸的是,由于消防救援的科学处置,大火被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也让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层建筑灭火为何如此之难?如何避免高层建筑火灾?
高层建筑灭火为何这么难?
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刘胜涛表示,当前建筑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起火后消防救援部门处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难以展开有效救援,已是消防部门普遍遇到的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
何为高层建筑?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规定,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已达19236栋。
“目前,全亚洲最高的登高消防车,云梯可达101米。即便如此,由于作业限制条件多,也难以完全保障外部救援的需要。”刘胜涛介绍,石家庄拥有全省唯一的一部101登高消防车,但受场地限制,登高消防车只能在较宽的路面展开,面对快速蔓延的火势和楼体多个外立面,往往只“顾得了一面”。此外,受扑救距离、天气等情况影响,登高消防车的有效灭火高度根本无法达到理论值。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难点还在于其建筑特点和结构方式易形成立体燃烧。同时,其复杂的使用功能和布置形式也大大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刘胜涛介绍。
何为立体燃烧?刘胜涛解释道,许多高层建筑内部上下贯通,存在大量疏散楼梯、竖向管道井、中庭和玻璃幕墙缝隙等,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部位都会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形象地讲就是烟囱效应。
“楼内扑救时,一般都有毒烟雾弥漫,逐层结构布置均不相同,消防员需全程佩戴空气呼吸器,中间又要及时更换气瓶。此外,其间还要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整个扑救过程难度可想而知。”刘胜涛表示。
高层建筑暗藏哪些“引燃点”?
梳理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情况,教训惨痛。
今年1月14日,大连市西岗区一高层住宅二楼外墙空调挂机起火,大火迅速蔓延至顶楼;
2020年5月15日,上海市宝山区祁华路一栋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为室内充电的电动车电瓶故障引发;
2019年12月30日,重庆市涪陵区踏水桥小区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
梳理这些火灾事故,记者发现,高层建筑的外保温材料易燃可燃、居民违规使用电气设备等情况已成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暗藏的“引燃点”。
“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依据燃烧性能分为A(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等级别。”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消防专家介绍,有关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规定要求,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100米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不低于B1级。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2009年以前,高层建筑的外墙材料多从保暖考虑,对防火性要求不高,部分保温材料耐火性差,燃点较低。
“这一情况导致了近年来高层建筑外立面火灾事故的频现。”刘胜涛表示,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内部火灾的出现,多为电气火灾,包括电路老化、设备过热、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还有一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老旧、缺失,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标准,电缆井、管道井封堵未达到消防要求等情况,都增加了火灾风险。
对此,2017年,我省出台了《全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作出了具体要求:对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修复,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检测制度,确保完好有效;对疏散楼梯数量不足的,采取增设室外疏散楼梯等措施;对电缆井、管道井等管井以及电缆桥架封堵缺失或不严密的,使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封堵。
近日,石家庄消防安全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整治重点包括: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高层建筑电气燃气线路敷设使用情况,电动自行车违规在居民住宅楼内停放和充电等情况。
应对高层建筑火患需筑牢“防”线
“应对高层建筑火患,减少火灾损失,预防比扑救更加重要。”在一位不愿具名的消防专家看来,高层建筑灭火问题十分复杂,绝非消防部门一家之力能够解决,需要在建筑设计、质量监督、行业监管等方面,依靠住建等多部门协同治理。
“由于高层建筑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不仅应贯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消防工作方针,更应以‘自防自救’作为高层消防安全的基本原则。”该专家指出,这就要求至少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把控好从建筑设计、施工到日常使用,从建筑硬件、人员素质到管理制度等环节,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发生;二是通过火灾监测报警、防火分区、自动灭火设施等措施实现火灾的早期监测和救援,依赖高层建筑自有的设施和人员控制火灾发展,防止火势蔓延。
对此,刘胜涛建议应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并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以这次石家庄高层建筑火灾为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关键在于人员组织疏散及时有力,20多分钟楼内1205人全部疏散完毕,充分说明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疏散演练的必要性,也印证了落实消防安全职责的重要性。”刘胜涛分析道。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最关键的还是人。”刘胜涛表示,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建筑消防设施和防火设施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就需要社会单位有明确的消防责任人,并且切实发挥作用。在对高层建筑日常检查中,重点确保固定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疏散逃生通道畅通,高层建筑内的管道竖井、弱电间不存在堆放杂物并锁闭的现象。加强中控室值班值守制度,发挥高层建筑内微型消防站第一到场力量的救援和处置作用。
“高层建筑的成功救援,除了依靠建筑的防火设施,消防的救援设施等‘硬件’,更重要的是依靠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具备良好的消防安全知识,还能提升在火灾中自救和逃生的成功率。”刘胜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