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建设> 正文
2035年,我国将建成“123出行交通圈”
2021-03-17 10:41:19 来源:中华建设网   作者:韩冬  责任编辑:刘英飞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规划纲要》是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发布的交通运输规划纲要,是第一个关于我国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中长期发展的规划,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总目标,提出了优化布局、统筹融合、高质量这三大主攻方向,提出了构建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多层次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等12项重点任务。

  《纲要》明确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纲要》提出,要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29万公里左右,其中国家高速铁路5.6万公里、普速铁路7.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1万公里、普通国道7.2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点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中尼印和孟中印缅等7条陆路国际运输通道。

  《纲要》提出,要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信息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重点区域交通运输统筹发展。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东西畅通、南北辐射、有效覆盖、立体互联的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推进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打造1小时“门到门”通勤圈。推动城市道路网结构优化,形成级配合理、接入顺畅的路网系统。因地制宜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鼓励公众绿色出行。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