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因势利导 合力创新——浅谈湖州市吴兴区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

2021-11-16 10:34:3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程辉责任编辑:黄静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八项工作任务之一。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散装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升级,制订减碳计划更是迫在眉睫。今年4月,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在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的征文活动,旨在汇众智,聚众力,为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浙江省散装水泥行业积极响应本次征文活动,征文投稿数十篇。经过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本报从本期开始,将以“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次序陆续刊登获奖作品。

因势利导 合力创新——浅谈湖州市吴兴区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

(三等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之年。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政策和率先实现碳达峰工作的重点;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作用。

  湖州市吴兴区自2003年建区以来,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在市政府和市经信局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协助下,通过政策引领、考核助推、统筹规划、宣传造势、转变方式、部门联动等多思路、多方式、多措施,全力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个规划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测算,至2020年底,全区因发展散装水泥累计节约标煤共56.93万吨,节省水泥用量213.74万吨,减排粉尘2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3.7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917.43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废渣)655.25万吨。

  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吴兴区通过“三年计划,两年完成”(2005-2007)工作目标,淘汰拆除全部水泥机立窑5家7条生产线,加大规模投入和技术改造,实现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至目前,湖州市共有水泥生产企业3家(粉磨企业),拥有新型干法生产线3条,年生产水泥规模160万吨。预拌混凝土生产从无到有。2003年设区时,全区仅有1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至今已发展为5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年设计产能240万立方米。2010年7月1日起,湖州市本级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2009年,吴兴区批建预拌砂浆企业2家,年生产设计产能40万吨,基本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1.政策引领,强化落实。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散装水泥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节能减排等政府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绿色制造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明确了不同层面的重点领域目标和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推动全区散装水泥发展与应用工作。二是强化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机制,在散装水泥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强与住建、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立和完善健全共同协商、联合行政、合力推进的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着重树立绿色发展和环保理念,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为载体,助推、强化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三是强化政策激励。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依据《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精神,在企业转型升级、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下乡、车辆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关扶助政策,极大地激发乡镇和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2.绩效考核,三级联动。湖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散装水泥工作,将水泥散装率、城市“禁现”、行业清洁化生产、非法搅拌站整治取缔等重点工作列入对区、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此,吴兴区针对部分完成目标任务困难较大的重点工作,实行指标分解,层层施压、考核助推,将目标任务写进考核责任书,或纳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吴兴”等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散装水泥各项工作的职能职责。如吴兴区每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目标任务,及时召开乡镇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实施乡镇主体、企业联动机制,将重点、难点工作列入考核,分解指标,明确责任,将压力传递到乡镇及企业。将砂浆“禁现”、行业清洁化生产等结合到“美丽吴兴”工作中,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汇报工作情况,每季度开展工作督查,多管齐下,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双管齐下,强势有为

  1.统筹规划,提前谋划。积极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项目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等相衔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与物流运输方式及产业布局等相协调,推进散装水泥绿色产业有序竞争、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产能过剩现状,坚持以总量控制、优化结构为目标,科学规划,加强行业监管,调整供给侧结构,加快推进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广泛应用,尤其是加大乡镇和农村地区推广力度。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加强在规划、政策、资金和相关资源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把抓问题整改和工作进度相结合,把抓当前工作和今后工作相衔接,倒逼责任、倒逼进度;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鼓励、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投资预拌砂浆、水泥预制构件产业,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

  2.宣传造势,营造氛围。一是借助平台优势大力宣传。在每年全区节能宣传周期间,吴兴区散装水泥管理部门积极组织乡镇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企业参加节能系统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纪念品、摆放展板、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发展散装水泥社会影响力。二是借助工作会议集中宣传。一直以来,吴兴区每年组织召开各个乡镇散装管理机构人员工作会议2次以上,组织召开散装水泥企业工作会议4次以上,特别是组织召开建设工程项目(一万平米以上项目)现场宣传工作会议10次以上,进一步强化宣传措施,提升宣传成效。三是借助镇村企开展全方位宣传。从原来单一的点上宣传,发展为现在的从块状面上全方位拓展,即从原来向乡镇、村及企业单面的固定化宣传,形成现在 “乡镇—村—企业” 联动模式宣传。同时,依托“推散”现场会议等多渠道,并充分发挥湖州电视台、《湖州日报》、浙江散装水泥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优势,积极宣传行业服务“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的好成效、好经验、好做法,让社会及各级领导了解吴兴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难,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 合力创新,大有可为。

  1.转变方式,工作创新。以城市“禁现”和农村“推散”工作为抓手,以行政检查为手段,不断强化服务和监督,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通过政策推动,将现行有关政策和部门规章及好的做法、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实行依法行政,规范发展散装水泥工作。二是通过城市“禁现”与农村“推散”齐头并进,结合本地发展规划,扩大“禁现”范围,在巩固城市“用散”成果的同时调整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村自建房使用散装水泥。三是通过示范引领,结合新农村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等创建工作,以创建“推散”示范乡镇(农村)、文明施工示范项目、清洁化生产示范企业等,加大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使用力度。

  2.部门联动,合力共推。依据《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加强主管部门与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和乡镇的联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针对主管部门重点工作抓手不多,法理依据不足等现状,借力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来促使“禁现”、行业清洁化生产、非法搅拌站整治取缔、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下乡等重点工作的进行。一是定期检查,年初与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拟定好本年度联合检查计划,进行定期检查。二是任务牵引,重点检查,借助国家、省、环保、质监专项督查等时机,对任务对象进行重点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产品质量不达标、环境污染、无证经营等,进行相应处罚。高压的执法检查和高昂的违法成本,促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十五”以来,吴兴区散装水泥管理部门与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执法不少于150次。

  取得的成效

  2003-2020年,全区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成效明显,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散装水泥量、水泥散装率发展提速,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以来,吴兴区散装水泥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07亿元。散装水泥年供应量由“十五”末的24.56万吨增长至“十三五”末的58.22万吨,年均增长6.85%,累计共完成散装水泥745.59万吨。水泥散装率由“十五”末的70.85%提高到“十三五”末的88.95%,提高18.1个百分点,每年均能完成市散装办下达的目标任务。

  2.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新突破,产业进一步拓展。2020年,吴兴区共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5家,生产能力比2003年增长约3倍,供应量达333.31万立方米,比2003年增加240.2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2.9%;已建成干混砂浆生产企业2家,2020年供应量为51.27万吨;2016年新建湿拌砂浆生产生产线1条,产能15万吨.2020年供应量为0.1万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站点已覆盖中心城区和各乡镇,预拌砂浆家装试点工作实质性启动,机械化喷涂施工也稳步推进。行业绿色生产和环保型搅拌站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其中预拌混凝土清洁化生产已在2018年底完成并通过验收,整治取缔非法搅拌站10家,报备承诺不对外供应相关产品的重大项目(交通)临时设立的搅拌站6家;预拌砂浆清洁化生产于2021年前完成(涉及搬迁的企业除外)。

  3.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散装水泥管理部门每年积极参加省、市散装办举办的散装水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组织辖区专用车辆驾驶员参加市散装办组织举办的知识培训,推动专用车辆监管工作,累计参与驾驶员培训班50余次,参训人数2000人次以上,达到参训率100%。依照《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加大建筑施工场所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执法监督,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00余人次,纠正违法现象逾千起。通过行政检查及执法监督,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使用量不断提高,现场搅拌现象得到有效扼制。

  4.设施装备技术不断提升,农村推进散装水泥取得新进展。 截至2020年底,全区拥有散装水泥专用汽车37辆,散装水泥发放库13座,散装水泥流动罐96个;混凝土搅拌车215辆,混凝土泵车38辆;干混砂浆运输车12辆,干混砂浆移动筒仓256个,形成了水路、公路、铁路及城乡的强大散装水泥物流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散装水泥规模和数量上同步增加。至2020年底,全区农村散装水泥罐35个,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31.38万吨,使用率达到72.4%,农村预拌混凝土使用量87.73万立方米。全区农村使用散装水泥18年来累计总量约304.99万吨,预拌混凝土总量约208.64万立方米。农村市场成为全区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最大增长点。全区专用车辆都安装了安全行驶记录装置并纳入“互联网+”网络监管平台,预拌砂浆移动筒仓按照清洁生产提升改造要求,安装了库存在线监控和自我报警系统,逐步推进行业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

  工作建议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浙江省、湖州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深化19年来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工作成果,把全区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工作向纵深推进,根据《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及省、市“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紧紧围绕区政府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总定位,以新一轮“五区联创”“十大专班”为重点,深入实施“1511”重点工程,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发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赶超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指导推进散装水泥发展与应用工作。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组织实施相关行动,督促落实重点工作,协调完善推进措施。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优势,将散装水泥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对散装水泥创新发展的统筹协调,加强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的谋划实施和协调推进力度。强化主体责任,健全管理、监督、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行业监管服务能力。

  2.完善政策保障。结合《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适时主动对政策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依法推进散装水泥工作;结合职能调整,主动调整工作重点,积极及时地向企业宣传国家、省市相关散装水泥新政策和新标准;结合“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推行行业绿色生产,实施清洁化改造提升,制订绿色建材、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等标准评价体系;对因政策调整列入新型建材目录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预制件产品,帮助落实好优惠政策;重点加强预拌行业推广示范项目的补贴力度,推动预拌产品使用和绿色生产。

  3.加强技术支撑。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积极推广新产品和新技术,鼓励开展预拌砂浆机械化施工和砂浆罐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促进行业管理数字化变革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完善行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鼓励支持企业制订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的产品和应用标准;鼓励支持生产企业与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等上下游产业互动,组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促进产品推广应用。

  4.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散装水泥工作队伍和业务能力建设,确保机构稳定,人员充实,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行政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适时组织学习、培训、考察,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转变作风,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作风,树立散装水泥管理部门新形象。

  5.加大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散装水泥应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微信、互联网平台等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散装水泥工作的认知水平,使散装水泥绿色产业的生产与应用成为全行业和全社会的共识。

  6.发挥协会作用。充分发挥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功能,发挥好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行业自律与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好反映会员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参与协商民主的行业协同作用;积极为企业搭建技术合作、交流服务平台。(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能源科 程 辉)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