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线是城市紫线、城市绿线、城市红线和城市蓝线的统称。其中,城市紫线是经当地政府核定公布的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等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建设控制的地域界线。
除了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深圳还有一条特殊的城市“紫线”,保育历史、留下文化、记住乡愁。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新编制的《深圳市城市紫线规划(修编)》,进一步加强已公布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72个项目划入范畴。
72个项目入册
此次规划中,深圳城市紫线保护范围,与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一致,涉及深圳10个区(新区),主要包括建筑本体、必要的景观环境,以及构筑物等。
修编的72个项目,既有宝安沙井古墟、龙华鳌湖村、罗湖湖贝南坊、大鹏南澳墟等历史风貌区,也有罗湖国贸大厦、福田上海宾馆、南山同乐检查站、光明糖厂等历史建筑。
新编的紫线规划提出,在深圳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严格保护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依法使用和修缮历史建筑;对严重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加建、改建及构筑物应进行整治或拆除;除了确需建造的历史建筑附属设施外,不应新建建筑物,应以保存、修缮和维修为主,且必须完整保留其中尚存的历史真迹部分等。
紫线规划强调,对列为核心价值的深圳历史建筑要素,如主要立面、平面布局、特色部位、材料、构造、装饰,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等,基本不得改变,不得设置广告;对其内部进行设施改造、结构优化和使用性质调整,需按法定程序报批。任何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活化历史建筑应用
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活化利用,紫线规划提出,应以保护为基础,合法利用、高效利用、多元利用、开放利用,并列出相关“指引”,包括定时开放,充分发挥其教育、科普和社会价值;可开设文化活动站等社区服务设施,设计事务所等知识产业、创业产业的办公场地,展览馆、纪念馆等文化博览场所,画廊、书店等文化消费场所,酒吧、特色餐馆等商业消费场所,特色酒店、青年旅馆旅游等服务设施。
此外,历史建筑被公布为文物,自动调出保护名录的,相关的城市紫线自动撤销。原保护对象由文物主管部门根据文物保护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和管控。
“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城市工作、建设人民城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精神。
打造多个现代文化名城
记者还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深圳面向2035,将规划打造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的“现代文化名城”,全景展现城市历史与当代人文特质,以及城市发展记忆和特色风貌。
依托深圳现有1106处不可移动文物,已公布26处历史风貌区、73处历史建筑名录、18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构建深圳特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342公里“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形成历史游径,同时聚焦改革开放历程,深度挖掘和保育当代历史记忆。
如今,深圳古韵古香的古村落,上可溯及近千年。以观澜版画基地所在的龙华区大水田村等为代表,这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客家历史风貌区,被誉为“深圳最美古村落”之一,新近获授牌“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通过集“乡土文化、生态旅游、艺术体验”为一体的文化地标和文体旅深度融合活化利用,已成为享誉全球的版画艺术原创中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而以上海宾馆、深圳证券交易所、浮法玻璃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等当代知名建筑为代表,见证了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一栋栋历史建筑、一个个古村落遗迹,让一座座城市不再“千城一面”,而是形态丰富、个性十足、各领风骚,也传承了历史文化,让人民生活多了舒适惬意。(王 翔)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