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大街上,车流如梭。过去,这里仅仅是村里的一条小路,但因为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被改造拓宽至50米,双向八车道,并与周边道路打通。
在此前持续的强降雨中,这条大街的排水系统安然无恙。在该路4米深的地下,是一道2米宽4米高、可以开进去一辆汽车的雨水方涵,足以应对这场强降雨。
古城大街周边的纬三路、经二路、经三路和实验路,一同实施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道路下,除了雨水,还有污水、综合、电力、燃气4个舱室。
释放11万平方米土地空间
5条道路的两侧,不但看不到“蜘蛛网”,也看不到井盖,更看不到高压电杆——带来“空中蜘蛛网”“拉链马路”问题的各类管线,都浓缩在了综合管廊的“肚子”里,供水、再生水、电力、热力、通信、燃气、污水和雨水等管线全部入舱,形成了规范整齐、干净整洁的地下生命线。
作为山西省第一条综合管廊,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是目前国内入廊管线最多、舱室最全面、结构最复杂的一条综合管廊,为各类市政管线准备好了约70万立方米的敷设空间。其中,雨污水舱是全国第一个将雨污水管线入廊的管廊项目,有效地缓解了晋源区污水以及汛期雨水排放问题。
“高压电杆两侧50米范围为安全距离,不能有任何建筑,而综合管廊解决了高压线缆入地问题。”太原市晋原东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镅介绍,“通过各类管线入地,综合管廊释放城市土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太原没有入选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试点城市,但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这个PPP,即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等,并通过特许经营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督,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项目,与全国试点城市一同起步,并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市场化运营全国率先起步
太原市政管线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管线的日常维护管理,也带来了维护管理费用的难题。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准公共物品,可收取一定经营费用,但目前多数城市尚未明确建立地下综合管廊管线收费机制。
与厦门、苏州、珠海等其他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先进城市政府主导模式不同,太原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市场化运营路子。
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多次召集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管线单位等,召开协调会,就管线入廊、收费标准、费用收取等事宜充分协商,按照省、市政府对管线入廊费用收取的有关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费问题,推动管廊运行管理的良性发展。
早在2017年9月,经过多次和管线单位的沟通以及管线入廊成本的核算,市发改委批复了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参考价格,太原市也成为国内首个针对综合管廊PPP项目出台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的城市。
从道路绿化带向下行至13米,便可到达纬三路综合管廊内部。粗大的污水管内,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流声。“接入的污水,我们按流量收费。”公司总工程师李庆超介绍。可以看到,由于燃气易燃易爆,被单独分舱设置。燃气舱内,可以看到增设的大量安全防护设施。
今年7月,太原天然气公司顺利投运晋源区纬三路、经二路管廊燃气舱燃气管道,标志着山西省首条入廊燃气管道成功带气运行。
目前,有多家入廊管线单位与太原市晋原东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入廊合同并缴纳费用,已入廊管线包括供水、供热、燃气管道,以及周边部分用户的电力通信管线及雨污水接驳事宜。
做好地下这篇“大文章”
地下综合管廊源源不断为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输送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综合管廊里,防火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行走在管廊内,顶部每隔3米安装有一个挂灯形物件。据了解,这是超细干粉灭火器,发生火情时,会自动喷出消防粉末,隔绝空气,扑灭明火。
除此之外,管廊内设有烟感报警器,每隔200米有一个防火分区,配备探测线缆漏电的温感线以及视频监控,集合多种设施用于防火。
依靠智慧系统,长达10.15公里的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只有20余名运维人员。即使如此,人员可能继续精简。目前,太原市晋原东区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已与太原理工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现智能化、安全性标准的进一步升级。“管廊哪怕进入一只老鼠,都要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杨洪镅说。
如今,晋源东区地下综合管廊正在加快自身“造血”。杨洪镅盘算着,地下综合管廊靠近太原古县城、稻田公园,可以与旅游公司、教育机构合作,设立开放日,开展科普教育,让更多的游客和学生了解这座地下城市……
太原市委城乡管理工委副书记武卫华表示:“对于以地下综合管廊等公共资源为主体的各种可经营资源,通过资本化的市场运作,实现了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并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钟 和)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