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 “战疫”保畅民生路——南峪项目南峪隧道贯通纪实

2021-08-24 16:13:3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艺霖责任编辑:黄静

  2021年8月15日,由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G345线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滑坡水毁恢复重建工程项目南峪隧道实现安全顺利贯通,标志着南峪项目全体参建人员在项目建设上取得的又一伟大胜利。为南峪项目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峪隧道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南峪乡南峪村,全长1482米,穿越白龙江南岸山体,前行至南峪村东侧出洞,最大埋深136米,为单洞长隧道。隧道山体自然坡度较陡,前缘多为陡坎、峭壁。该隧道作为南峪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是G345线大川至南峪段重要通道。

  精益求精促品质

  自2021年9月25日进场以来,负责建设施工任务的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个月就完成了相关施工准备工作。根据该隧道工程的工作量、合同工期以及设计要求,结合工程专业特点和扁平化化管理模式,配置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配备专业化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经现场实地勘测后,由于征迁情况较为复杂,为不影响工期,项目决定由设计之初的进、出口双向掘进改为单向掘进率先组织施工。为了践行“品质工程”的全新要求和理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法,严格执行“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做好隧道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为安全施工做好保障。经过640个工作日的顽强拼搏,南峪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安全为首要目标,现场安全质量管理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规范化管理。在南峪隧道施工中,项目部研究制定出《隧道施工专项方案》、《标准化施工指南》,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采用四新技术高效作业。施工中中运用防水板铺挂激光投点仪和三缝自动爬焊机、智能导管削尖打孔一体机等新设备,采用固定连接板卡具、拱架试拼、拱脚沙箱支垫等新工艺进行钢拱架加工及安装,并通过开展全员劳动竞赛活动,在管理上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制度等多项举措助推施工进度,安全稳步推进隧道建设。

  战疫抗洪显担当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项目部在了解疫情形势后,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指示,层层落实责任,严格人员管理,抓住防控重点,落实科学防控,全面排查人员行程。为不影响工期,项目部在确保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分批次进场,率先实现复工复产。

  2020年8月,正值雨季最充沛的季节,舟曲县境内再次遭遇暴雨洪涝灾害,白龙江水位不断上涨,水电站泄洪流量高达1800立方米/秒。南峪项目各施工区域不同程度受灾,通往县城路段山体塌方、泥石流接连发生,大体积塌方阻断交通。碎石和泥沙冲上国道,将南峪村道低洼地段全部淹没,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责任。灾情发生后,项目部迅速成立了抢险救援、后勤保障两个防汛救灾工作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职工第一时间投身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干一项工程就要造福一方百姓,在这次助力地方政府抗洪抢险中,项目部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国企担当精神。

  不惧艰苦促进度

  在项目开工伊始,征迁难题便一直是项目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南峪隧道出口端征迁问题导致隧道双向掘进不得已改为单向掘进,面对仅18个月的工期,项目领导班子找准切入点,积极调整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无论是白天黑夜,只要在施工的时候,项目经理吴文龙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对各项工作严谨负责的他几乎对施工区域的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为尽快解决隧道出口端征迁难题,他几乎每天都要入户协调,也为此吃了不少“闭门羹”。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在如此吃紧的工期下又遭遇了疫情、灾情。项目领导对此感到头疼万分,这不仅再一次影响了工程进度,而且势必增加了项目成本。为了抢夺因疫情灾情影响的工期,项目重新制定施工计划,力争逐月消化被耽搁的工期。参建人员昼夜奋战在施工一线,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他们不讲借口、不讲理由的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认真落实领导的安排,他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带领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抢工期,经常自愿放弃节假日。

  六百多个日夜,百家灯火,家家团圆之时,他们恪守异乡,坚守工作岗位;六百多个日夜,任风雨和岁月侵蚀,他们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六百多个日夜,他们战严寒,斗酷暑,从未说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六百多个日夜,无论难度再高,危险再大,他们总是勇往直前,克己奉公,无往不利。这就是万泰公司南峪项目建设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许他们会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是只要心中有着坚定的目标,只要朝着梦想的方向一路往前,他们一定能够献给家乡和人民一条条优质路,一座座希望桥。(王艺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