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2021-06-29 17:13:5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黄静

  编者按:红色建筑是百年党史的历史见证,是城市最鲜明的标签。红色建筑业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重要体现。通过了解红色建筑,我们可以重新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峥嵘岁月中的历史激荡。下文将介绍六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红色建筑。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号,属事件类纪念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纪念馆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共一大会址的保护管理;对有关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文物资料的征集、保管、陈列和对中共创建历史进行研究;对中外观众的讲解和接待。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成立于1952年,当时称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中共一大会议旧址于1951年踏勘确认。中共上海市委设立上海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夏衍任主任委员,领导中共一大会址的修缮和建馆工作。1952年初,会址修复竣工,成立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布置就绪,实行内部开放。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中共一大会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改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并向社会公开开放。1986年,经上海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恢复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并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1984年3月,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馆舍建筑系利用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树德里的原有房屋和西邻的辅助建筑,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树德里房屋建于1920年秋,共2排9幢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清水外墙,大门上部均有拱形堆塑花饰,属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建筑。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南湖革命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属于近现代纪念性专题纪念馆。2005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扩建项目获得中央有关部门批准。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畔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位于嘉兴市区南溪路以南、鸳湖路以北、花园路以东、海盐塘路停车场以西的中心地块,占地2.73公顷,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

  新馆建筑总面积1963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7794平方米。新馆主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面积10435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167平方米。东西副楼均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9198平方米,内设辅助展厅、学术报告厅和服务区,其中展厅面积2627平方米。

  建筑风格庄重大气的新馆,整个建筑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建筑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建筑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使整座建筑既体现庄重大气的风格,又透示出江南水乡韵味。新馆正南面为七一广场,北面为宣誓台。

  一流的建筑,一流的内容,一流的展览陈列。

  新馆建成开放后,不仅以庄重、大气的建筑风格成为嘉兴城市建设的新坐标,更因翔实、生动的展览内容和全新的展览形式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7幢建筑物呈“回”字形,均为砖木结构,建设规模为国内党代会纪念馆之最,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已按照原貌进行了复原。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内除了一幢两层建筑楼被用作“五大会议历史陈列”外,还专门开设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该展览面积近600平方米,收录了400多幅珍贵图片以及30多件实物。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现有: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陈潭秋夫妇卧室,陈潭秋任教、伍修权上课的教室,武昌第一小学传达室和古井五个复原陈列和“中共五大历史陈列”、“陈潭秋在武汉”、“武汉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四个基本陈列。

  “中共五大历史陈列”通过了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审查批准。

  展览由“高潮与危机”、“贡献与局限”、“应变与转折”三大展区组成。展览除丰富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外还借助气雾屏、电子翻书、幻影成像、人物蜡像等多种科技、艺术的手段,再现了中共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经过和影响,陈列体现了党史界对五大研究的最新成果,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

  中共六大会址,位于莫斯科市南部郊外五一村公园街18号。这里属于莫斯科州纳罗法明斯克区,距莫斯科市中心40公里。会址正面的林荫路两侧树木茂盛,楼的后面是一片荒草地。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曾经在这里举行。出席大会共有142人,会议选举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由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组成。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2010年3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时任总理普京就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达成共识。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管理和运营,并与戈洛杰茨副总理共同出席了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启动仪式。在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和常设展览馆展陈工作作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顺利推进。2016年6月20日,全部修复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中俄联合竣工验收。7月4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举行建成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中共七大会址

  中共七大会址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礼堂,仅从外形看,具有明显的苏联式建筑特点,内部却是陕北窑洞的石拱结构。这座建成于1942年的大礼堂是特别为召开中共七大而修建的,也是当年延安唯一的有木梁和木柱的大型建筑物。因为前六次党代会都是在别人修建好的房子里召开的,所以,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

  1945年,从4月23日到6月11日,“七大”一共开了50天,与会代表755名。会议期间,毛泽东代表中央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同时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在自己建的房子里,中共中央构筑了第一座理论大厦——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从而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这次会议,使我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步入礼堂,代表们当年坐过的长木椅,已现出斑驳的痕迹,贴在椅背上的名字曾经对应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代表。主席台上悬挂着的毛泽东、朱德巨幅画像,画像上方的石拱上写着“七大”的政治口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上面插着的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5年所走过的24年……一切仿佛还是当年的样子,站在礼堂中间,耳畔恍然听到“七大”代表们纷至沓来的脚步声。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时刻,一座庄重大气的红色新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北京正式开馆。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筹建历时三年多,从空中俯瞰,展馆呈现“工”字形,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展馆外观采用传统柱廊式结构,东西两面共立有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

  走进展馆广场,五大主题雕塑巍然耸立。大型党旗雕塑《旗帜》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步入展厅,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分设“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4个部分,通过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红色印记——党史地标的璀璨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