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高速——广东省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绿色公路建设纪实

2021-05-25 13:53:57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张雨涵责任编辑:黄静

  行驶在广东云茂高速公路上,两旁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处处生机勃勃,让人陶醉。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彩带,蜿蜒于绿野碧水间,独石大桥跨越连绵山峰,巍然屹立,与沿线环境相映成趣,和谐自然。

  广东交通集团在建的云茂高速公路起于罗定市围底镇,翻越广东省第二高峰——云开山脉,终于高州市荷花镇,主线全长约129.8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今年6月即将通车。该项目由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并受“一带一路”专项投资基金支持,是粤西山区和北部湾北部地区通往珠三角地区的一条经济干线。

  “搭积木”集约资源提效能

  千里运钢梁,修路建桥如同“搭积木”……这不是“黑科技”展场,而是真实发生在云茂高速公路的施工现场。云茂高速公路沿线地貌以山岭及重丘为主,越岭段桥隧比高达66.64%,钢筋骨架、圆管涵等全部是成品构件,实行“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的建设新理念。

  “项目路线长、纵坡起伏大、涵洞数量多、雨季长且降雨量大,现场施工严重受限。项目管理团队在筹建阶段就广泛开展调研和策划,希望通过技术革新解决目前传统现浇涵洞在进度、质量、安全、造价和环保等方面的管控难题。”云茂公司总经理韩富庆介绍,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项目管理团队敢于尝试,在省内首次开展装配式涵洞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探索,共涉及使用装配式涵洞29道1159米,形成了契合广东实情的装配式涵洞建设标准,填补了广东公路建设领域相关技术空白。

  相比传统涵洞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方式,装配式涵洞将预制生产环节搬到工厂内进行,现场作业时间大幅缩减,提高了预制构件精度和混凝土内外质量,强化了现场安全保障,提升了文明施工形象。实践证明,装配式涵洞每50米完成时间要比传统涵洞施工节约30至45天,在涵长大于2500米以上规模时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为提高工效,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钢板组合梁桥采用三维激光扫描虚拟预拼装技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测量,得到实体物件与设计模型的误差,经加工处理后运到施工现场拼装、涂装面漆、架设,以节约钢梁预拼装临时征地面积,提高安装精度,并为运营期桥梁结构性能演变分析提供溯源数据。“三维激光扫描虚拟预拼装技术相比于全站仪等传统设备具有采集速度快、精度高、检测参数多样化、无需接触目标物体等优势,简化实体预拼的流程。经测算,该技术可节约构件制造及拼装工期110天,节省实体预拼需要的场地约1600平方米。”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基建部部长马增琦说。

  生态长廊融景于路寓情于景

  风轻日暖,草长莺飞,云茂高速公路与沿线的山脉、森林交相辉映,装载车的轰鸣声回荡在深山里,高山榕、鸡冠刺桐、木棉、宫粉紫荆等135棵原生大树“搭乘”装载车,从大树移植基地前往罗平服务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的原生大树,云茂高速公路秉承“最低程度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护”设计理念,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沿线勘察,邀请专业绿化技术人员对红线范围的原生大树和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编号,将红线范围内的三华李、南洋楹、美丽异木棉等约20种原生大树和古树名木,移植到培育基地进行培育,待高速公路进行景观绿化施工时再将树木移栽到高速公路服务区、互通区、管理中心等。云茂公司党支部书记曾健雄说,树活百年不容易,云茂高速公路采取移植保护而不是直接锯掉。云茂高速公路共完成2300多棵树木移植养护工作,一棵棵参天古树扮绿沿线园区,仿佛人造森林,极大节约了景观绿化工程苗木成本。

  南寨隧道进口,仰坡坡面较陡,如采用传统混凝土喷射护面,既影响混凝土表面植被生长,又降低了公路视觉舒适性。为此,云茂高速公路采用喷射混合花籽、草籽的绿色生态混凝土进行防护。“绿色生态混凝土防护技术能有效防止浅表滑塌和滚石,又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负责全线绿色公路建设的云茂公司工程部副经理郭国和说,该项专利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见效快、长效,5天时间种子开始萌芽,15天左右植被覆盖率达到90%,植物生长起来后郁郁葱葱,在锚杆格梁里犹如绿色的豆腐块,使工程防护措施与景观相协调,融景于路。

  此外,云茂高速公路还对隧道口、互通区、服务区、生活区等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提升,选用不同的绿化植物和设计方案,打造黄茂竞展、幽蓝烂漫、丽紫延绵、红灿锦簇4个主题的景观带,黄色、蓝色、紫色、红色依次呈现,让人如同行驶在色彩斑斓的画卷里。

  “微创新”小改变大不同

  量直螺纹车丝,传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一个丝头从测量、记录到计算完耗时大约60秒。云茂公司安质部业主代表兰永健原创的钢筋有效直螺纹长度检测器,只需把检测仪旋入被检螺纹,不需计算,就可直观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整个过程约15秒,效率高,操作简单,容易被工人接受。这是云茂高速公路项目推广“微创新”的一个生动案例。诸如此类,项目提出的“微创新金点子”不胜枚举。

  隧道二衬施工成套工艺,解决“人字坡”及材料浪费问题;在国内首创涵台背质量抽芯检测方法,消除桥头跳车;聚能水压爆破技术提高光面爆破效果、节约炸药用量;波形楼层板料仓隔墙可重复利用……云茂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团队集全员之智,引进“四新技术”,增加投入约3500万元,创造价值约8000万元,工程实体质量指标和外观质量明显提升,减少了窝工返工,培养了施工班组,提高了施工水平。

  虽居深山处,花香蝶自来。云茂高速公路目前已实施重要创新举措15项,四新技术48项,微创新44项,2018—2020年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在建项目综合检查评比中均位列全省前5名;2019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被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评定为第一批绿色公路建设示范项目,并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最美绿色高速”荣誉称号……一系列丰硕成果阐释着云茂高速公路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成效。云茂高速公路解决了南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共性难题,赢得了业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而今,随着云茂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这项绿色品质工程与云开山脉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绿色和谐的景象。在大山里村民的热切期盼下,信宜市东部山区无高速公路通过的历史即将结束。着眼未来,沿线地区经贸往来日趋热络,许多曾经无人问津的山区有望成为“黄金地”。正如韩富庆所言,云茂高速公路犹如一根导管,将粤港澳大湾区的血液源源不断输入粤西山区,也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云茂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在粤西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崭新的时代丰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茂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实现绿色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诠释交通人的使命与担当,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雨涵)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