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聚星成火 协同作战——中电建十一局工程公司三门峡区域化管理纪实

2021-05-18 13:39:2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翟向东 王春娟 王建贞责任编辑:黄静

  近年来,中电建十一局工程公司进一步发挥得天独厚的属地化优势,以在建工程为依托,在三门峡承揽房建项目超过10个,合同总金额近3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20万平米。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公司先行先试,积极推行“工程区域化、项目工区化”管理模式,探索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三门峡样板”,形成较为成熟的三门峡项目群,树立起干好在建、以干促揽、提升效益、滚动发展的良好形象。

  破与立的逻辑使命

  破旧与立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历史车轮滚滚,市场风云变幻。单枪匹马式的单打独斗已经渐行渐远,唯有洞悉大势,善于整合资源、勇于改革创新者,才能屹立于时代的潮头,抓住先机,登高望远。

  对于不断形成的项目群市场态势,水电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玉峰多次强调,要加快提升工程项目区域化管理能力,缩短管理链条,有效整合资源,实现项目的集中管理,不断提升项目履约创效水平。

  2018年11月29日,工程公司在三门峡召开 “工程区域化、项目工区化”管理模式推进会,水电十一局副总经理兼工程公司总经理宋维侠指出,区域化转型意义重大,要解放思想,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打破以往单独组建项目部的惯例,理顺管理运行体系,把三门峡区域项目打造成为企业区域化管理的样板。

  作为三门峡区域项目经理,在这片家乡的土地上奋斗多年的张小强有着切身体会:“公司提出的让能先行的领域奋力先行、能突破的领域率先突破的要求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力以赴种好脚下的‘试验田’,为推广区域化管理模式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探索不是漫无目的的尝试,先行先试,不仅要试出优秀的人才、先进的工艺,还要试出科学的管理制度举措。

  在项目管理群里,大家常常对发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共同提高。

  区域项目部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对标学习和履约评价,精简人员配置,加快资源运转速度提高劳动效率,全面推行施工月报考核、季度总结制度,加强与分承包商合作,统筹项目过程管控,保障全面高水平履约。

  在不断的优化调整中,区域项目部进一步明确了定位、职责和分工。

  自2018年到2020年,经过不同层面、多轮次的讨论修改,三门峡区域项目部编制出了一本足足有350页的《管理制度汇编》,包含了综合办公室管理、技术质量科技管理、安全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物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经营合同管理等,为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提供了标准、做出了规范。

  张小强说,有了这个前提,项目区域化发展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分与合的规模赋能

  分工与合作是不能割裂的整体。

  三门峡区域项目部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压缩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以规模树形象、降成本、拓市场。

  2019年上半年,他们针对新开工的六个房建项目,分别组织了郑州区域及三门峡区域穿线管集中采购,经过对比,较同期其它项目所使用的穿线管价格下降10%左右。

  与此同时,工程公司创新管理思路,由工程公司机关牵头组建经营核算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深入推进区域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不断提升综合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管理提升,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施工楼栋数量的增多,同一工区内施工队伍也在增加,过去房建工程钢筋分散式、露天式堆放、加工作业的毛病日益突现。区域项目部集思广议,组织开展市场对比分析,借鉴地铁工程钢筋加工经验,在师家渠项目建成了三门峡市区房建项目第一个钢筋集中加工厂,组建了统一的钢筋加工班组。

  这种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钢筋加工的批量化和流水线化,提高了钢筋成型质量和作业效率,不仅能够满足多个工区钢筋需求,还树立了标准化作业的良好形象。

  面对如此多的项目,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合中有分,是项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特点。据区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文华介绍,为避免机构重叠,区域项目部统管财务、经营、物资、办公室四个部门的工作,采取相对集中办公的模式,项目部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物资设备四个部门负责前期方案策划、统筹布置、过程指导、质量监督、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协助工区进行资料整理等工作。现场设置工区,只配备一到两名项目班子成员,执行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管理。

  实行区域化管理以来,三门峡项目群,尤其是新开工项目或尾工项目的间接费用明显下降,由最初的7.75%降至目前的3.31%,班子成员年薪方面的管理费用节约60%,人员工资方面的管理费用节约40%左右。

  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运作,区域项目部整合片区的客户、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提升区域竞争能力,为高效履约、成本管控、品牌塑造、市场开拓提供了保障。同时,他们在整合中明确各自定位和职责,加强考核监督,促进了项目的高效有序运行。

  质与量的品牌天空

  品质与增量总是相辅相成。

  干得好现场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张小强深谙其中的道理。

  黄河三门峡医院南院区项目于2017年6月开工,2020年10月15日开诊。在项目北广场石材铺装、加速器机房装饰装修施工中,项目总工乔兴科总是不停地叮嘱工人:“一定要铺平,不能有错台,石材下面的砂浆一定要饱满,细节决定成败。”

  班前安全教育、VR安全体验、安全培训、机械设备特种检查…… 除了日常检查,区域项目部还专门成立安全质量检查小组,每周、每月对现场的作业安全、质量进行检查并组织召开总结会,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检验关,绝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转入下一道工序。

  区域项目部还大力推动导师带徒活动,让各工区项目经理参与区域部管理,项目领导手把手指导年轻人,加强骨干力量的磨炼和培养。“项目规模大了,接触的人多了,历练的机会也多了,人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分管市场开发的商务经理裴晓峰总对此感触颇深,与多方的交往碰撞,使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好手。

  继三门峡春天城、明珠家园之后,区域项目部又先后承建了上村佳苑、金色华苑、黄河花园等10余个房建项目,形成全面开花的态势。

  2020年,三门峡区域项目部获得河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三门峡安全文明工地5项,获得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三门峡市“崤函杯”工程2项,获得省级工法2项、中国电建集团工法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目前,除三门峡项目群外,工程公司在贵昭、深圳和郑州高新区等地都形成了项目群,区域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化。

  打破传统路径依赖,融入新的市场生态,放大核心竞争优势,在区域深处,我们不仅看到了优质履约、成本降低和人才成长,我们更看到了大市场、大品牌、大融通,看到了迎风的身姿和勇于超越自我的勇气。

  变者,法之至也。

  行者,终有所成。(翟向东 王春娟 王建贞)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