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和创新平台,集成数据、分析数据仅仅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最终是要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让数据“为我所用”,让城市运行“智慧”起来。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表示,从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尚不明确,个别城市还停留在数据汇总、数据展示层面。二是缺乏顶层设计。城市和部门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利于更大区域间数据联动。三是体制性壁垒依旧存在。四是平台化的效应尚未发挥。政企合作效率不高。
对此,许荣茂在《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将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必须在地方政府层面形成“智慧治理”思维,鼓励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方便百姓办事、节约行政成本。要加强对科学化城市治理的培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他建议,坚持智慧城市“全国一盘棋”,有规划、有步骤实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突出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培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许荣茂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更是传统对外开放的窗口,具备打造“内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样板的良好条件和巨大优势。
许荣茂在《关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做好基础设施“硬联通”。积极打造内联外通的流通体系,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城市通勤、物流运输便捷高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建设。
打通制度和机制“堵点”。完善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更好地保障港澳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对港澳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扩大金融、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开放。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
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战略统筹,优化大湾区内部区域分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各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与特色化发展,强化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联系。
加强金融有机衔接。建议深化金融业开放合作,发展跨境金融业务,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周 丽)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