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我国脱贫攻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怎样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力量。
产业振兴
做好产业衔接使发展不止步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对工作难度大的贫困县和贫困村挂牌督战,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努力稳住务工收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的下一步,就是转入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只有把乡村的产业发展做好才可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在陕西山阳县南宽坪镇,脱贫摘帽的安家门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精气神得到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脱贫摘帽是新奋斗的起点,未来巩固发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为重要。”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启水代表建议,因地制宜,精准谋划产业项目,配备专业人才,将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相结合,以找准市场销路为突破口,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他建议政府和金融部门整合资金,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专项扶持力度,如小额信贷、产业资金投入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不返贫。
赋能乡村振兴,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马全林委员建议,将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规划、整体推进。设立森林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对创建成功的国家森林乡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森林乡村给予一次性奖补,充分调动各地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赵雨森提出,要优化资源配置,立足当前和兼顾长远,城乡合力打造乡村振兴引领脱贫攻坚新局面。乡村规划布局中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引领和推动要素、资金、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逐步补齐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公共服务、治理能力等发展短板。在扶贫产业发展中,要注意克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快速发展,在实施“短平快”扶贫项目的同时,更要谋划长远之策。
同时,要做强做牢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提高产业厚度,提升产品品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各地在扶贫项目群管理和产品开发上更要下足工夫。继续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加快挖掘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全面发展。各地要各扬其长,做强做牢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在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链和提升产业厚度上下工夫。
组织振兴
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规模返贫
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为了防止规模返贫,还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机制,对脱贫县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继续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介绍,新民社区正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开乡村振兴的步伐,打造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让搬迁群众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过越红火。
“搬到新社区以后,我们找准定位,强抓社区党建引领,聚焦帮扶政策的落实,借帮扶干部之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不甘于贫穷,奋力争先的脱贫小康路’。”罗应和说。
罗应和所在的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原搬迁人口1410户5935人,人均年收入当时不到3000元。通过这些年努力,社区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4800元,增长了4倍多。
“新民社区取得这些好成绩,关键在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精准落实扶贫政策。”罗应和介绍,其具体做法是,以“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单元里建互助会”为抓手,织牢社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管理”,优化群众就业渠道,精准施策,抓好“三个一批”帮助群众就业。
“新民社区正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开乡村振兴的步伐。”罗应和说,重点是壮大社区产业、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退伍军人用好,让他们在社区这个“大舞台”施展才能;同时培养一批“爱社区、懂经济、有技术、会经营、能扎根基层”的人才队伍,助力产业市场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专业化,不断优化车间产业,打造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让搬迁群众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过越红火。
人才振兴
培养人才奠定乡村振兴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整个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困境,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近年来,乡村振兴让广袤田野成为投资兴业热土,不少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从技术农民转向更加多元的新农人,原有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需要拓展和升级。”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委员建议,通过补贴和配套条件建设,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建议培养高端农业职业经理人,孵化更多新生代农民企业家,更好地带动脱贫户、小农户掌握技能。
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兴起,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打开了一扇窗。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代表建议,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作为系统工程,建立由政府、高校、电商企业联动的电商人才培训模式,由政府来进行顶层设计,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企业进行实战培训,快速有效地培养农村实体零售人才。
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建议,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公益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制度,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灵活分散培训相配套的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仁建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注意到当前乡村人才流失现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与城市仍差距明显,加之人才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大量本土人才流失,中高端人才也不愿到农村就业。”郭文圣说,除了城乡差距明显,缺少规模企业、农业组织未能形成规模、缺乏发展机会和平台等,也加剧乡村人才流失。
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郭文圣建议,要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形成吸引一个带来一群的滚雪球效应,吸引创业人才,带动就业。“着力挖掘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专业技术等本土人才,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和平台,打造‘领头雁’;有针对性实施培训、外派深造,不断激发人才发展潜力。”郭文圣说,既要内培,更要外引,创优环境,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居留、落户、医疗、子女就学、创业创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以乡情为纽带,鼓励更多乡贤返乡创业。”郭文圣说道。
生态振兴
改善人居环境 加速城乡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深化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说,自己的父亲文朝荣为让乡亲摆脱贫困,带领大家种树,把荒秃石山变成万亩松林,探索实现了生态友好型减贫路径,取得脱贫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我带来了关于农村污水治理的建议。只有改善乡村环境,才能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我们村今年重点是壮大集体经济预防返贫,让更多村民留在家乡就可持续增收。”文正友对照报告总结的减贫经验,更加坚定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
“要推动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洪武表示,近年来,永州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已经极大改善。但在部分农村仍存在基础设施有欠账、环境整治有短板、“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等问题。下阶段,永州将全力扭转这一状况,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努力使乡村环境变得更整洁、更美丽、更宜居。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注入,各种要素的聚集。而现阶段,仍然存在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农村人才外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积极性低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阻力。提升人居环境或许可以成为破局之法。
在农村扎根工作了4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将带领北管村打好“生态牌”,高品质打造“百花生态公园”,推进全村14个生态林地公园连线成片,届时绿化总面积将达到1000余亩,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5%。“只有环境好了,我们才能留住好的人才、好的产业。”沈彪说道。
他还告诉记者,未来北管村将积极推进100亩的“百花生态公园”建设,全力打造以服务型产业发展为主导、生态林地为基底的近郊复合型美丽村庄,形成“文化公园”“法治公园”“党建公园”的整体布局。对于村民们普遍关注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沈彪表示,将打好“特色牌”,高起点创建“百管文化乐园”。(本版稿件由王海霞整理)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