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从第一轮规划编制,到第二轮规划批复,历时整整8年。
打造“区域发展推进器”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的概念从早期提出,到屡次扩容纳新,再到进入“抱团”发展的新时代,一跃成为“黑马”。目前,南京都市圈的规划范围包含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宣城市、溧阳市、金坛区。
此次国家发改委复函提出,“要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同时,强化了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的转接作用,由一省独建上升到两省共建。
“虽然这是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批复,但是南京都市圈的培育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南京都市圈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全新的布局,大约从2000年开始,南京一直就在致力于推动都市圈的建设,当时各方面就已经意识到,城市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单体城市发展的格局,未来城市一定是以城市集合体的态势发展。”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琴研究员表示。
城市群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发展,而一个城市本身的能级也往往跟它能够辐射带动的范围有关。徐琴认为,南京都市圈在当前获批,应该说是正当其时,“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有自己新的担当。”在这个背景下,南京都市圈无疑将担负起长三角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推进器”角色。
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
在201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京被确定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首位度的提升,多条城际轨道线路陆续建成或加紧建设。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面向“十四五”,南京未来的城市定位之一是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面对国家对南京都市圈发展的新要求和长三角内部都市圈建设的新形势,提高南京省会城市首位度,推动南京都市圈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任务更加迫切。”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宏研究员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各城市规划间的互通融合,支持都市圈扩容拓展,与上海都市圈相互嵌套,打造更加完整更具规模的城市群格局。
“一个都市圈,若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与周边地区形成互相支持、互为依托的紧密关系,核心城市必须能够对周边城市和区域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产业转移、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要能够匹配核心城市的定位。”徐琴表示,南京这两年的首位度确实有所提升,并且自创新名城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建设的成效也非常明显。但作为一个跨省域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南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
南京都市圈涉及城市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两省,各城市发展水平不一,各成员城市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安徽滁州、马鞍山等与南京在产业协同和文化交流上一直联系紧密。以芜湖为例,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十四五”乃至今后的更长时期,芜湖发展离不开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但芜湖更需要增加自己的显示度,为都市圈融入、协同、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扬州是南京都市圈中重要的产业基地,近年来扬州加强了“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任务,成为“东翼重要的制造基地”。
记者了解到,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后,扬州将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与兄弟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产业协作,形成产业相互配套的良好格局。当前,不少企业已成为受益者,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如扬州宝应的宜楠科技承接了母公司深圳国人的全部业务转移,为中兴通讯配套,年开票销售收入有望从3亿元跃升至10亿元。
“应进一步强化南京都市圈的统筹协调保障,进一步完善省级政府间的合作协调,推动设立南京都市圈合作办公室,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确保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丁宏说道。
丁宏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南京都市圈建设,注重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发展需求,增强都市圈内社会各方的认同感和积极性,设立都市圈发展基金,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身于都市圈的建设与运营,推动资源要素在都市圈内高效配置,形成共同支持南京都市圈建设的强大合力。(张韩虹)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