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建海峡副总经理赖友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从一名一线施工员成长为技术专家、管理能手,到获得国家授予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一路走来,赖友华始终怀着对事业和企业的赤诚之爱,坚持以匠心践初心,用辛勤耕耘和踏实奉献实现了个人与企业共成长。
无畏挑战
远见与魄力成就转型升级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病房大楼、福州中旅城二期桩基工程、全国青运会主会场福州海峡奥体中心桩基项目总指挥……多个重点攻坚项目的历练,不但让赖友华积累了过硬的技术功底,也练就了他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全局思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奠定了基础。
2012年,伴随着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公司提出要适应国家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方向,在坚持房建施工总承包主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业务发展,这个转型压力也自然落到了刚刚成为市政公司负责人的赖友华身上。
此时的市政公司还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专业化公司,业务以桩基为主,转型需要的资质、人才队伍都几乎空白,甚至连公司的管理体系也基本以房建施工为主,基础设施到底应该如何推进几乎毫无经验。
赖友华心里深知,基础设施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既然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那就我们自己去闯一条路!为此,他一手抓资质升级项目开拓,一手抓人才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建立基础设施管理体系。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基础设施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18年底营业额突破56亿元,并实现了多个业务突破:顺利拿下市政一级、公路一级和水利三级等多项重要资质,成功实施福州在建第一长——104国道连晋段改线工程,项目被评为福建省“普通公路标准化典型示范项目”;首次进入轨道交通市场,拿到中建集团在福建区域轨道交通类项目第一单——厦门地铁六号线建设任务,填补中建系统长距离跨海盾构施工空白;首次进入厦门地下管廊市场,中标厦门环东海域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平潭竹屿湾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成为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标杆样本,总投资77.14亿元的木兰大道(三期)PPP项目刷新了福建省市政工程PPP项目规模记录。
海底隧道、盾构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伴随着转型项目落地,一个个施工难题也接踵而至。必须引进人才!对此,赖友华带头扛人才引进指标,多渠道对接、争取高端人才,高待遇引进高端人才的做法一度引起公司自有员工的争议,赖友华却有自己的打算:“我们引进一名高端人才,看上去付了比较高的薪酬,但是他一个人能带动培养一批人才,大大节约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成本,从长远看,这是非常值得的。只要是为了企业发展好,大家一时不理解我没关系!”
尊重人才、关爱人才,他的做法不但让转型人才的技术留在了公司,也把心留在了公司。短短六年,市政公司已经成为拥有了多项资质、2台盾构机、一支涵盖路桥、隧道、盾构等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在省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分公司,并一跃成为海峡三大模拟董事会单位之一。
敢为先锋
责任与担当书写奋斗人生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军旅传承是流淌在每个中建海峡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而在公司无数次参与地方抢险救灾的过程中,赖友华始终是冲在最前线的一个。
2010年,闽西北“6·18”特大洪灾发生后,将乐县多处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公路塌陷,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在接到建设任务后,赖友华毫不犹豫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亲自组织万安镇翔安安置小区建设工作。当时,场地三通一平尚未完成,场内土方量高达30万方左右,且还随时存在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为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赖友华率领管理人员轮流24小时跟班,同班组一起加班加点,确保机械不间断运作。通过节点细化、工序控制,合理调配工人、机械设备等,项目团队仅用120天时间完成了1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确保灾区人民如期搬进新家。
常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却给了病魔趁虚而入的机会。2015年的一天,正在办公室忙碌的他突然感到剧烈眩晕,在同事的劝说下去医院做了检查,才发现直肠里不知何时已经长了一个四公分大小的肿瘤,癌变概率极大。突如其来地打击和身体的病痛让原本结实的他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前来看望的同事看到他憔悴的模样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也许是上天垂怜,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为良性,在经历了一场复杂高风险的手术之后,身体情况逐渐好转起来。回忆起这道生死劫,赖友华感慨地说“老天都舍不得我走,那我更要好好地活。”
2016年,台风“尼伯特”引发福州闽清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其中闽清县坂东镇受灾最为严重。大病初愈的赖友华主动请缨,带头组建了公司第一支青年突击队,迅速赶往受灾一线,加入了通宵达旦的抢险救灾中。在前期断水断电情况下,他和团队冷水泡泡面,铺草席打地铺。通讯恢复后,每天几乎都要接打200个以上电话沟通协调,调动各方资源,累计出动挖机15部、铲车10部,渣土车100部,共完成坂东、云龙、省璜、三溪、梅溪五处的抢险救灾工作,抢险救灾面积最大,辐射范围最广、战线最长,被主管部门盛赞为“奋战在灾区时间最长的青年突击队”。
“重生”归来
勇气与坚持赢得市场突破
经历过命悬一线的时刻,有人选择及时行乐,而赖友华却选择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2018年,赖友华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工作。对他而言,这又是全新的挑战。市场营销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有项目才有生存。然而,伴随着国家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企业从高速发展逐步转为高质量发展,营销质量也急需转型提升。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赖友华最常说的一句话。在分析了当前营销工作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后,他带领团队聚焦“三高”“三好”市场,深化营销体系建设,强化分公司自主营销能力,密切做好客户跟踪维护,主动出击对接高端资源,全面推动公司从以地产项目为主向以公投项目为主转型。
“做营销要像蜜蜂一样天天出去飞,才能采到蜜回来。”中标公投项目的难度远高于传统地产项目,除了自身要有差异化的比较优势,更需要自主营销。为了对接市场资源,连续出差变成了家常便饭,长时间高频率的出差不但让他从航空公司的“普通卡”客户升级成了“金卡”客户,也拉远了父女关系,两岁的小女儿看到他甚至会陌生地大哭。
有付出才有收获。深耕市场两年多来,赖友华带领团队承接国内外项目300多个,累计合同额超过1600亿元,连续两年新签合同额位列中建集团十强号码公司前三位。2020年,公司公投项目合同额占比超过六成,营销品质结构得到显著改善。资质升级工作也是他履新后的另一个重点突破点,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实现多项现有资质升级,同时拓展新兴领域,成功取得通信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环保工程等多项资质,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然而,赖友华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对比对标单位,我们在超高层建筑和机场建设业务方面还要继续努力,现在公司300米以上超高层项目(广州金融城A塔施工总承包项目)已经落地了一个,未来一定要承接更多的高端项目,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谈到未来,他信心满满地说。
2020年12月18日,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基层宣讲会在中建海峡商务广场三楼大会议室举办。在宣讲会上,赖友华动情地说: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巨大历史机遇,企业给予了我们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我们所热爱的,就一定会有更加宽广的未来!(唐曦 颜海燕)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