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隧道蜿蜒。风景如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内,一幅火热的建设图徐徐展开。
这是由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打造的贵(阳)南(宁)高铁6标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全体成员以党建统领全局,坚持创新引领,更新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管控……先后研发应用一大批先进隧道施工装备,有效防止隧道二衬质量缺陷多发,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落实落地难等顽症,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线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标杆。
精细管理
鼓舞全员施工干劲
贵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至海口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担负施工的六标线路长32.82千米,主要工程包括5座总长约29.5千米的隧道,4座总长2084米的桥梁及附属工程。
大体量工程,人机物料的调配至关重要。为此,贵南6标项目积极推行管理队模式:队内所有岗位由管理队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遴选;每队人数9至12人,包括员工工资、社保、生产、生活及办公费等在内的队内管理费用,按年度产值提取一定比例实行包干;项目部每月从进度、质量、安全、技术、二次经营及成本等方面对管理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管理费,包干费用的结余和考核奖罚兑现由队内自行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为调动测量、试验人员工作积极性,项目部将测量、试验工作分别承包给项目测量队和试验室,按项目工程合同总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基数,实施管理费用包干,费用主要包含测量、试验人员的工资、社保、办公、差旅及仪器检定等。
创新引领
造高质量隧道工程
隧道施工,仰拱、二衬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隧道衬砌缺陷,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强厚度不足,甚至造成后期切割掉块、冷缝、渗漏水等问题。
为此,项目部成立“李俊劳模创新工作室”,历时7个多月,研发出隧道二衬浇筑系统。其中,台车端头柔性搭接及应力控制装置成功破解了隧道衬砌板缝开裂掉块这一难题;透明伸缩式挡头模化解了二衬端头混凝土平整度差、端头漏浆、止水带切割混凝土和混凝土饱满度直观体现等问题;台车上安装53个全自动变频高频插入式振捣棒,拱顶混凝土出现强度不均匀、不密实及空洞问题迎刃而解;台车控制中心将各系统采集数据汇总于控制中心,实现全过程数据自动采集,实现高效运转……
信息管控
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项目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以施工组织管理为主线,以工序安全质量管控为核心的项目级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手机移动APP,紧紧围绕“进度、质量、安全”三大模块,打通了项目作业层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项目“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管理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APP提取工序质量卡控模块中的施工数据,自动生成施工进度台账、形象进度图和产值报表。根据实际的完成进度与工程进度进行比对,实时获取进度偏差并预警,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设置不同的卡控项和指标值,各工区质检员按照质量卡控要点,将检测数据和影像资料录入并上传到信息化平台。
系统自动收集各类安全培训资料和影像,做到了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时监控;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移动APP,将过程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推送至工区、工班管理人员手机微信,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快速反应、快速整改闭合。(肖帆 宋东升 刘皓)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