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要闻> 正文

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2020年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2020-11-20 17:52:12来源:中国建材报网作者:铭微责任编辑:黄静

  “抓住建筑防水行业结构性调整和转折的重要机遇,从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交流、助推防水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加强防水与工程总承包互动发展、增强行业自律与创优扶优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11月19日举行的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2020年会暨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上,会长熊衍仁这样表示。

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2020年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景万,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会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熊衍仁,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可文,专家委员会主任曲慧,副会长刘建国、刘新乐、秦贺威、杨继梅、刘文中、胡骏,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曹征富,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会长瞿培华,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胡成海,平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禹卫东,项城市政协副主席、项城防水协会会长王养岭,长垣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凤丽,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伟,以及来自河南、辽宁、浙江、湖北、四川、黑龙江、青海,河南项城、平舆、鹤壁等地防水协会负责人,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张可文主持了开幕式。

  熊衍仁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作为防水生产和施工企业如何把握住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如何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拓展工程领域的新业务,推动防水行业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业界同仁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建筑防水行业应该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深耕国内市场、关注“一带一路”,加快科技创新,坚守工程安全和质量底线,在不断创建优质工程中展现防水人的责任担当。

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2020年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熊衍仁

  河南省建筑防水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蓝翎环科董事长李宏伟对领导和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河南人用两桶“油”--“沥青油”“香油”闯天下,用勤劳和善良成就了中国防水之乡的名头。10年前,河南平舆和项城还只是劳务主体,近年来,河南防水生产企业开始慢慢追赶,但与头部企业还有距离。他希望领导专家能多回防水之乡看一看,多给河南防水企业出谋划策,助力河南防水产业成长。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景万表示,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需要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建筑市场从之前关系竞争为主转变为企业信用、施工管理能力、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履约能力、服务水平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建造方式改变成必然,建筑产业现代化时代来临。建筑业企业应以工程质量和服务为核心,加速建造技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建筑的渗漏率居高不下,防水领域已不再是单纯解决建筑屋面防水和渗漏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多样需求下,已经拓展延伸到地铁、隧道、水下设施、地下管廊等方方面面建筑节能、建筑装饰、建筑寿命等都与防水息息相关。他希望专家能够献言献策,防水企业有责任提升防水材料和施工的质量水平。

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2020年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景万

  为挖掘和总结行业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防水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满足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的防水工程所需,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联合《施工技术》杂志社编撰《优质工程防水材料与技术白皮书(2020版)》。会上,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发布了《优质防水工程材料与技术白皮书(2020)》。

  《白皮书(2020)》共收录了29家企业的39个工程案例。会上,对入选企业颁发了白皮书入编证书。

  会上,河南省建筑防水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举行了智库专家聘任仪式,曲慧、张可文、瞿培华、胡骏、朱志远、韩丽莉、曹征富、杨际梅、陆明、董军、桂春芳等专家被聘为智库专家。

寻找行业新的内生动能——2020年防水防腐技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智库专家聘任现场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论坛环节。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副秘书长,《施工技术》《城市住宅》执行主编梅阳作了我国建筑防水技术中心发展研究报告。对国内防水企业技术中心调研分析后,她认为企业会遇到材料、市场、技术、制度、管理、人才、合作、硬件、知识产权等难题。她建议防水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重视政府的产业政策,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加强防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研究,形成防水工程前质量预测、中期现场质量控制和后期质量验收全程质量研究体系,通过长期追踪防水工程质量,提出建筑防水工程维护方案,预防渗漏发生,明确温差、降水、风力等外部环境对防水工程质量影响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成超作了题为《工程基础设施防渗加固技术的发展》。他通过详实的案例,着重讲了堤坝及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道面结构隐蔽病害诊治技术、装配式可回收防水支护技术、隧道防水隔震系统技术等几个层面展开,他指出,韧性复合支护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绿色、可持续等特点,符合地下空间开发发展方向。

  目前住建部正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全文强制规范《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提出了防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对此,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公司副总经理朱志远表示,使用部位、坡度、荷载等使用场合,是否外露、地下水位水压、冻融等使用环境,是影响防水设计年限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在同样使用场合、使用环境条件下,材料的耐久性、防水道数、防水构造、施工维护等,都会影响防水的设计使用年限。要建立一个评判标准,用统一的方法相对比较同类材料耐久性的差异。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董军对“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标准老化、缺失滞后等问题,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5年,但“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仍然很低。因此,加快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步伐、提升标准对接水平是当务之急。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技术中心主任冯大阔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防水技术。他表示,装配式建筑技术集成是核心。与传统设计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大部分是在生产车间完成的,在建筑用料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后,进行装配拼合。建筑用料在结构、保温、防水、防渗、防火等性能上的技术标准在相对集中的场域内事先完成,需技术集成。作为防渗、防漏的首要环节,应在源头上加强建筑材料的相关设计,注重产品高精度生产运输,把握现场达到相应的功能需求。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岳建伟从古建筑的病害谈现建工程防水的方法。他认为,防水材料热胀冷缩、施工微裂缝、凝结水、施工工艺和程序控制不严等是工程防水通病的原因。他还分析了防水施工新工艺、刚柔结合的防水构造、能呼吸的防水材料、防水工程的检测方法等。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集建介绍了防水结构设计及其团体标准的研制。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怀武介绍了DFA胶黏合成高分子防水系统。北新防水集团副总工程师白宇围绕“一体化技术支撑打造优质防水工程”作了演讲。他还介绍了北新防水集团推出的新产品“α-硅烷改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抗流挂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海绵城市系统防排体系示意图。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赖日明介绍了现制水性橡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西牛皮现制防水是西牛皮携手清华大学、德国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禄博纳公司在接连突破级配橡胶、“德国筋”以及现制卷材机三大核心技术后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是针对于混凝土建筑全领域、全部位的现场定制高端防水层。

  上海一宁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贵全“一宁居”产业互联网的探索与实践。一宁居服务于原材料企业、防水材料生产商、防水施工企业、防水工、协会、认证机构、金融等防水产业链上下游单位。通过产能共享、工匠共享、金融共享、材料集采、客户共享、项目共享、技术共享、质量共享、一宁居研究院、数字协会、防水工可视化管理、行业智能透明化工厂打造等举措,为防水行业赋能和提升价值,重塑产业链企业信用,推动防水行业转型升级。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聚氨酯材料研发副总监赵鹏指出,普通溶剂型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经济、高效、综合性能优异,市场大,环境好,政策鼓励,但也存在短板突出、环保不足、应用受限等问题。他介绍了东方雨虹新推出的无溶剂聚氨酯技术及应用。

  四川省威盾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威盾研究院院长李雷表示,为了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很多工程项目多采取多种防水材料复合使用,形成复合防水层,如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等互补并用的多道防水设防。然而,为了防止层间窜水的发生,复合防水层之间需做好粘接措施,其中以非固化沥涂料和防水卷材形成的复合防水体系应用为代表。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常规热型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一般需要进行高温加热,常产生大量烟雾,且加热设备重操作危脸,能耗大,污染严重,不符合防水材料环保、安全、施工便捷的发展理念,因此针对非固化沥膏防水涂料存在的不足,威盾研发出一种冷施工非固化防水涂料,使其既具有非固化的优点,同时具备冷施工环保、便捷的特点。

  防腐蚀论坛网创始人、河南省腐蚀与防护协会副秘书长宋向东介绍了冷喷涂锌在工程领域应用探索与实践。

  河南省四海防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现修介绍了中国防腐蚀历史及未来。

  长垣市住建局防腐科科长,防腐业协会会长李新河发布了“产业关联视角下的中国防水与防腐业联动发展研究”。他表示,2020年,我国GDP总量将突破10万亿元,按照此规模计算,今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将突破3万亿元。按照投入10%控制腐蚀的措施手段计算,腐蚀控制市场将有3000亿元的市场,这其中包括腐控制材料及机具的生产约占45%左右,总量为1350亿元左右,劳务施工方面约占20%到30%,总量约为600亿元至900亿元。未来,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家对经济各个层级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加强腐蚀控制、减少污染和浪费必然得到更多重视,防腐蚀控制产业市场必然进一步扩大。防腐蚀控制产业仍处于市场早期,或者说上升爬坡阶段,防腐控制产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市场很大。(铭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