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要闻> 正文

北京:用心写好城市精细治理新篇

2020-10-26 14:32:08来源:中国网作者:京平责任编辑:于睿

  “口袋公园”风景如画,背街小巷清爽豁亮,老旧小区整洁有序……一处处微景观,汇聚成宜居北京的生动图景。城市面貌焕新的背后,是“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扎实推进。

  超大城市如何治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分析北京发展管理中矛盾问题的根源,一针见血指出:北京的问题,深层次上是功能太多带来的。一座城市再大,也不能什么都搞,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核心问题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紧紧抓住“牛鼻子”的同时,还要看到,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今天城市治理的依归。

  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伴随着“疏整促”专项行动的进程,陈年违建拆除了,“开墙打洞”封上了,游商散摊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便民综合体、养老照料中心、公园绿地。空中“蜘网”入地了,标准车位划好了,公共设施完备了,物业缺口补齐了,老旧小区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咱家胡同更有韵味儿了”“好像住进了新小区似的”,居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慨,是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最直接的显现,是对城市治理成效最大的肯定。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疏整促”专项行动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对“精治、共治、法治”这套组合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背街小巷最能体现精细化治理水平,城市治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就是要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精治”的实现离不开“共治”的支撑,要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标定治理重点、凝聚治理共识;同时,随着城市治理对象日趋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更加需要建章立制、依法行事,才能化解社会矛盾,有效打开局面。

  破题闯关,是不断克服本领恐慌、摆脱路径依赖的探索革新。精细化治理既需要治理目光向下,善于发现问题,更要管得了、管得好。为夯实治理链条的“最后一公里”,北京近些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调动相关部门“集体会诊”现实难题,到深化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的街道乡镇改革,思路一以贯之,就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建设到哪里。补齐“治理缺环”,激活“责任盲区”,以党组织引领各种力量“跟着干”,最大程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种种实践阐释着城市精细化治理大课题,由此形成的“北京经验”更为我们未来破解更多课题、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启示。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制度化程度要求也越高。“疏整促”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完善城市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一项项任务去完成,一个个细节去抠,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新成效,我们的城市将更加宜居,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