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军(右)在查看苹果生长情况 张婷媛 摄
荒山变“花果山”,果农喜获丰收;村庄干净整洁,越来越宜居……2020年11月3日,记者来到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的部分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景象。
30余家合作社带动6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
“8年前,这里全是荒山,现在全是果树。”11月3日,站在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北唐宋村西北的山上,胡勇军手指着眼前的一大片绿色对记者说。胡勇军是正合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2年,他和村里的几位村民承包100亩荒山及500亩地,种植苹果、桃、梨、杏等各种果树,原来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现在这个季节,还有红富士苹果。”胡勇军边说边领着记者走进果园。刚进果园,记者就看见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记者忍不住深吸几口气,想多闻几下这果香。“来,尝尝我们种的苹果。”胡勇军递过来一个苹果。记者接过来咬了一口,苹果酥脆多汁、酸甜爽口,美味极了。“这么好吃的苹果销路肯定不愁吧?”记者问。“可不是,你看,这树上都被摘完了,只剩下这些被认领的果树。”胡勇军说,2020年合作社营业额200万元,较往年增长10%。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胡勇军还带动周边80余名群众共同致富。“我在这儿干了3年了,一天80元,活儿也不重,离家也很近。”63岁的时丰村村民王计只说,他的老伴儿常年有病,经常吃药,家里全靠他在合作社干活儿赚钱,2020年家里已经脱了贫。“老王在我这儿还学到了果树种植技术。”胡勇军笑着说,2020年疫情期间,本来约好来剪枝的农业专家过不来了,以前跟着专家学过的老王就带着工人剪枝,现在老王也成了合作社的“专家”了。
像正合林果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石林镇有30余家,共带动6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
村容村貌更整洁,环境越来越宜居
休闲广场、灯光球场、健身器械……没来过南唐宋村的人,还以为这是哪个城市小区的设施呢。除了这些,记者还在村里看到,房屋全部刷白,“三横三竖”的道路都是柏油路,街道上十分整洁,看不到一处垃圾,沿街墙上还有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
南唐宋村党支部书记琚合林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天然气,户改厕完成99%。同时,村里还注重文化建设,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每年进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引导村民树立良好文明新风尚。
“村口、村内道路旁都安装了路灯,原来的垃圾场、荒草地变成我们休闲娱乐的小游园,村里干净了,心里敞亮了,邻里关系也融洽了。”村民们为人居环境整治连连点赞。
2020年石林镇39个村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出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7000余人次,发动群众万余人次,投入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等各类车辆6000辆次,清理农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水体漂浮物等1.4万余立方米。同时,石林镇对石林大街进行提升改造,成立石林镇大街志愿者服务队,对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等进行监督管理,镇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竭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石林镇镇长冯振家表示。(鹤壁日报记者 张婷媛 通讯员 徐子恒)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