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条高出地面数米的人工“天河”,贯穿河南省焦作市城区东西。“天河”两岸,10公里长、100米宽的绿化带,成为焦作市民家门口的一个大型带状公园。
作为报道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的记者,3年来,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城市记忆。
俯瞰天河公园 王佳 摄
南水北调总干渠征迁、通水后,由于种种原因,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一直难以推进,一搁置就长达8年。总干渠两侧多为破旧的民房,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差。站在高处看,这片地处新老城区接合部的城中村,犹如城市的一道伤疤。
面对长期搁置、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焦作市委市政府不回避、不推脱,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提出了“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要求,于2017年年初启动了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
至2017年7月9日,焦作市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4008户、1.8万人、176万平方米的征迁任务,创造了焦作城建史上的奇迹。
2017年年底,焦作市在西起丰收路、东至中原路,长约10公里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两侧,启动了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
3年过去了,昔日的“城市伤疤”已成“绿色长廊”。
风景如画的天河公园 王佳 摄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已建成开放“水袖流云”“枫林晚秋”“玉花承泽”“锦绣四季月季园”“踏雪寻梅”“丹水善流”等10多个节点公园。
焦作市深入挖掘工程本身、移民、生态保护背后的故事,展示好南水北调文化和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发掘好、保护好、宣传好文化遗存,讲好南水北调焦作故事。除了营造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外,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各节点公园内还修建了征迁村遗址景观、复建古建筑、保护征迁遗留古树等,以留住乡愁。
天河公园一角 王佳 摄
天河南路、天河北路是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自2018年6月份开工至今,10多个区段具备通车条件。目前,该工程仍在紧张施工中。
该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快沿路两侧的城市化进程,对促进焦作市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焦作市在城市东部建设南水北调第一楼,展现焦作地方的人文史,打造焦作历史文化新高地。如今,该工程仍在火热建设中。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对焦作市作出正式批复,同意焦作市设立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目前,该馆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预计2021年5月具备开馆条件。届时,该分馆将成为集方志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普馆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型展馆,也将是焦作市文旅新名片。
未来,一座“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天河公园将承载焦作人更多、更美好的城市记忆。(中华建筑报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李晓军)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