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河南许昌:城市中轴线 百姓“后花园”

2020-11-12 14:58:2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 张汉杰责任编辑:王富亮

  本报讯 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的颜值越来越高,城市中轴是其中最大的亮点。以许都公园为起点,由南至北,长达7.6公里的城市中轴,不仅是一条历史轴、文化轴、产业轴,而且是一条生态轴。11月5日,记者漫步在这条城市中轴线上,品味许昌人的幸福美好生活。

  移步换景,中央公园风光旖旎

  银杏叶黄了,枫树叶红了,梧桐落叶多了……立冬节气即将到来,莲城色彩更加丰富。

河南许昌:城市中轴线 百姓“后花园”

中央公园风光旖旎

  在中央公园,所有的色彩被浓缩于此,亭立廊转,碧波荡漾,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板,构成一幅醉人的金秋画卷。11月5日,天空蔚蓝,家住文峰路的程花带着孩子在中央公园感受那一抹秋色。几年前,程花从驻马店老家来到许昌工作,如今已经在许昌定居。“无论河道还是湖泊,附近都栽了花花草草,虽然很多叫不上名字,但赏心悦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许昌市城管局中央公园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运忠介绍,2016年10月,中央公园开工建设。这座依托许昌市城市中轴线打造的公园占地3300亩,水路蜿蜒,曲径通幽,百余种绿植点缀其中,园中有园、移步换景,2017年五一开园后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乐园。这条城市绿带宛如“天然氧吧”,为人们营造出一个享受美好生活的公共空间,成了许昌新的景观地标。

  南北呼应,许都公园颜值爆表

  如今,中央公园已经开园迎宾3年多时间。而位于许昌市城市中轴南端、与中央公园南北呼应的许都公园也已开园13年。经过这些年的提升改造,如今的许都公园美不胜收,成了许昌市的“城市会客厅”。

河南许昌:城市中轴线 百姓“后花园”

许都公园一角

  “往左边稍微站一点儿,这样我能拍到后面的‘金球’。”11月5日上午,市民李芳带着朋友在许都公园南部的《智慧之源》雕塑旁拍照。

  《智慧之源》位于许都公园南门入口处。该组雕塑由12根图腾柱和一个“方台金球”组成。这组雕塑由东城区管委会建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秦璞设计。

  作为许昌城市中轴的起点,这组富有图腾意义的雕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方台金球”寓意天健永动,自强不息。12根图腾柱向天高举,表达着“智达四野,慧致八极,许昌人文,溯古耀今”之意。其东侧是许昌博物馆和许昌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在这两处展馆,人们可以品味许昌厚重的历史,憧憬许昌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我们重点完善了许都公园的硬件设施,将其打造成了综合性公园。”东城区综合执法局许都公园管理人员朱聪聪说,为加强体育健身设施配置,他们分别在广场东西两侧建成2处篮球场、2处儿童游乐园和乒乓球场地,并提升改造了2处健身场地,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

  造型独特,“科技之翼”展翅高飞

  11月5日下午,记者站在科技广场《科技之星》雕塑旁的喷泉水池前,只见一座状如张开的双翼、中间银色、两侧均为红色的庞然建筑倒映在水中。这栋建筑就是集青少年宫、科技馆等“三馆”于一体的许昌科普教育基地。其设计灵感来自许昌特有的钧瓷拉坯及烧窑过程,造型既富有时代感又极具许昌特色,寓意“科技之翼”展翅高飞。

  “早些年,这里既不是村子,也没有房屋,而是北关村的苹果园!”当日,55岁的保安宋新亮站在科技广场入口处告诉记者,“以前,龙兴路南侧全是荒地,往前一直到八一路基本上是农田,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

  脚下这块面积为100亩的土地,早已不是宋新亮记忆中的模样。城市发展的巨变带给他的不仅有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目前,许昌科普教育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每到晚上,电子大屏上都会滚动出现动感画面,一会儿是腾龙云游,一会儿是鱼跃水面,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中华建筑报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张汉杰)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