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蔡都街道申赵村王庄西头地里,一大片楸树林枝繁叶茂,长势挺拔。林地里,该村村民王大奎等人顾不得歇息,紧张忙碌地铲除树下的杂草。
因地制宜谋富路
楸树林为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肖喜锋 摄
申赵村现有8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875亩,村里设施完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适宜发展林木种植业。
楸树,也叫梓桐、金丝楸、水桐,喜光照又耐寒,生命力顽强,寿命较长。
楸树花朵素雅,适合园林种植,可以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树干挺拔笔直、节少、质地坚韧、坚固耐用、用途广泛,种植楸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申赵村把发展围村林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的重要依托,因地制宜种植楸树,为贫困群众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路。
带头种树助脱贫
申赵村与楸树结缘,离不开该村外出创业有成人士王春峰的牵线搭桥。王春峰前些年在驻马店经商,脑瓜灵活的他在外打拼多年,觉得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就想着为村里做点贡献。
看到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上蔡县也在积极发展围村林,王春峰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种植楸树。
从2018年开始,在街道办事处和村委的帮助下,王春峰流转土地种植楸树面积达220亩,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冬天王春峰共销售5万多棵楸树,胸径7厘米~8厘米的每棵40元左右,3厘米~4厘米的每棵14元左右,产品除本地用于林网、廊道、高速公路附近绿化外,还远销省外。
种植楸树也为村里的群众提供了打工挣钱的机会,王春峰平时吸纳20名贫困人员负责栽苗、除草、施肥、浇水,每人每天能有60元左右的收入,大家都说:“打工就在家门口,顾家挣钱两不误。”
王春峰说,种植楸树围村林可以“一品三带”——带动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目前已经为村里33户贫困户按每户1500元的标准分红两年,同时每年每亩地拿出500元交给村集体,村里再将分红资金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实行差异化分配,激发了贫困群众积极性。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在王春峰的示范带动下,申赵村已有10户群众种植楸树,其中贫困户2户,楸树已经成了群众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谈及种楸树的好处,申赵村3组脱贫户王二献最有发言权。王二献今年53岁,他本人做过心脏手术,妻子患病,大女儿在外地打工,儿子正在高中上学,因病致贫,一家人之前靠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王二献种树没资金,王春峰就按照每棵1元的优惠价格供苗给他,减轻了他的前期资金投入压力。自2018年麦收之后种植了楸树,王二献现在已发展到3亩,株高长到了四五米。
帮助王二献种树只是第一步,王春峰还承诺将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帮助他销售,一棵树保守估计净利润5元,3亩地能挣15000元左右,彻底解决了王二献的后顾之忧,让他吃上一颗“定心丸”。
第一书记当后盾
发展围村林既是种植大户的事,更是村里的大事。作为县林业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自2017年底入村以来,张艳红可是个大忙人,除了和村“两委”干部一道搞好围村林项目规划实施之外,她还积极争取单位支持,邀请林业专家到村里对围村林进行技术指导,做好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林间管理,同时帮助联系销路等。
“要解开贫困的枷锁,发展是唯一的金钥匙,种植围村林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见到更多的效益。”张艳红说。(驻马店日报记者 陈司 通讯员 肖喜锋)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