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河南社旗:“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2020-11-10 14:51:59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责任编辑:王富亮

  本报讯 走进河南省社旗县下洼镇建山脱毒红薯专业合作社里,满地的红薯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务工农民正在用手工精心加工制作成红薯粉条。

  “小小的红薯又让俺赚了大钱,是合作社带领村民奔富路,是脱贫攻坚好政策让俺的红薯开了金花呀!”11月5日,下洼镇周庄村建山脱毒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建山喜上眉梢,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是俺们包装的红薯粉条,眼下,卖10元一斤,冬天配上猪肉、大白菜、萝卜做成大烩菜,成为美味佳肴。”在周庄村建山脱毒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村民陈少稳边包装边介绍道。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之年,社旗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想办法、找点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近年来,下洼镇等东大岗乡镇一直把红薯产业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项目引导,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红薯产业发展,使红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让贫困群众也能通过自身努力,创造财富,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前后刨红薯。近日,社旗县的红薯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纷纷下田收红薯,看着个头十足的红薯,群众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今,下洼镇特色薯业以周庄村建山脱毒红薯专业合作社为主,发展脱毒红薯种植,引进了济薯26、商薯19等新品种3万公斤,育苗100万株,辐射周庄、坑黄、姜王庄等村,带动100余户贫困户种植,贫困户通过种植红薯实现了脱贫,带贫脱贫效益显著。

  据悉,社旗纯手工红薯粉条制作技艺考究,收红薯时,要保证红薯完整,并用清水洗干净,把红薯粉碎,筛残渣,沉淀红薯粉,制成粉块,然后,再备好柴火,大锅,人工蒸煮,红薯粉制作粉条、粉丝、粉皮。制作红薯粉条主要工序是:碎薯、沉淀、蒸煮、捞粉、过滤、冷却、晾晒、捆扎、包装。红薯粉条的晾晒讲究技巧,红薯粉晒到半干,进入切割的环节,切割以后再二次晾晒,红薯粉条晒干后呈晶莹亮丽,色泽光鲜,目前,村民们正在加班加点包装红薯粉条,产品供不应求。 (中华建筑报 记者 王富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