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2020年以来,河南郑州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办事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以“心”换“新”,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改造后规划了更多的停车位 池金山 摄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改外露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的里子。“以前最怕下雨,哪哪都是水,下水道改造后,院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积水,再加上内外墙都是新粉刷的,路是新铺的,感觉像是搬新家了。”家住农业路198号院嵩岳小区的王阿姨开心地说道。该院建成于1996年,楼院内墙体老旧,既影响美观又存在墙皮脱落的安全隐患,同时雨污水管混接、错接,管道淤积、堵塞的现象时常发生。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该院不仅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环境卫生愈发整洁,居民迫切关心的疏通下水道、修整小区道路、规划停车位等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 池金山 摄
金水西路82号院也是一个老旧小区,停车位较少,不少居民反映希望能多建一些停车位方便大家使用。为此,桐柏路街道办事处联合施工方、议事协调会成员、居民代表共同商议,最终决定将该小区废弃的花坛改建为停车场。
“评价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不是文件,是群众竖起的大拇指。我们不做表面功夫,做的是群众看得见的实打实的民生项目。”桐柏路街道办事处西站东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美玲说。
老旧小区新装的门禁系统 池金山 摄
记者走进冉屯北路10号院时发现,不少居民们正围着新装的门禁讨论闲聊:“这改造的门禁真不错,更安全了,在这住着更放心了。”在这次改造工作中,社区将该小区居民反映的路面、大门等问题逐一汇总并加以解决。
据了解,这样以“心”换“新”的工程目前仍在继续,桐柏路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长效管理机制,将改造后的维护工作纳入到改造中,建立由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共管的“一次改造、长效管理”模式,做足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中华建筑报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池金山)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