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山东日照:打造精致城市“绿丝带”

2020-10-29 15:42:47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 李申华责任编辑:王富亮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日照市住建局获悉,为充分发挥日照滨海生态优势,使市民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为精致城市和生态日照建设再添新画卷,今年以来,日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对标对表世界一流海岸,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阳光海岸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多彩绚丽的阳光海岸。

山东日照:打造精致城市“绿丝带”

  阳光海岸绿道南起灯塔广场,北至两城河南岸,全长约28公里;骑行道南起万平口演艺广场,北至两城河南岸与北海路交接处,约25.5公里。整个绿道工程主要包括跑步道、自行车道、飘桥等基础设施及沿途绿化提升、违章建设拆除、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建设内容,有机串联了万平口景区、梦幻海滩公园等自然人文节点和旅游景区景点,还市民亲海、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个阳光海岸绿道宛如一条“绿丝带”,将阳光海岸、精致日照扮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独具魅力、更加时尚靓丽,有温度可阅读,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山东日照:打造精致城市“绿丝带”

  绿道建设始终秉承精心、精细、精致、精美、精品的理念,突出抓好规划控制、环境整治、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组织,加快阳光海岸绿道和慢行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岸线品质内涵、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山东日照:打造精致城市“绿丝带”

  一是坚持顺应自然,打造绿色生态的底色。绿道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保护为先,严格落实海岸带保护条例。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松林、沙滩、礁石、湿地等自然资源,对裸露场地及岸线破损处加强生态修复,保留水生动物迁徙通道。坚持大绿量、花园式、开放性,抓住绿化有利时机,迅速开展了“地增绿、地更绿”行动,实施绿化补植和改造提升,通过见缝插绿、拆迁建绿、拆墙透绿、破硬还绿等方式,做到可绿尽绿、应绿必绿,丰富绿化品质,塑造景观视廊,努力逐步达到成片绿地恢宏大气、节点处理精致婉约。截至目前,绿道沿线共种植乔木2.7万株、灌木28万株,扩充绿化面积49万平方米。

  二是坚持融合共建,彰显开放共享的本色。实施综合整治、道路连续,打破滨海各区域围墙,拆除了1万余平方米有碍观瞻的陈旧设施和违章建设,万平口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全部实现了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对太公岛区域287亩开发旅游和商业用地依法收回,用于公园绿地建设。绿道与沿线城市道路有机衔接,通过19条联络通道穿针引线,连接城区道路、景区景点、广场绿地、旅游小镇等,将城区、景区、度假区等不同的城市功能组团融合串联。绿道建设因地制宜、随地取形、随坡就势,新增了部分观景平台和游客休憩广场,新建了1776米的6座飘桥和1座桥涵,打造了丰富多变的“空中走”“画中游”体验情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暖色。科学设置综合服务设施,全线建立综合服务驿站、一般服务驿站和服务点的三级绿道服务体系,设立万平口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为主的“三心九站”服务网络,配备信息咨询、休闲游憩、餐饮售卖、医疗救助、城市书房、运动检测等功能的站点100多个,全面提升服务品质。统一绿道标识系统,绿道节点处通过特色LOGO主题图案、标线标识及信息牌引导人流,保证慢行线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四是坚持精心精细,突出细节处理的靓色。对绿道工程设计、建设方案精心研究,工程建设中注重拐弯、边角的人性化、细节化处理,做到顺畅自然,并与周边道路绿化搭配衔接;飘桥、护坡、漫水桥等建筑与沙滩、贝壳等海洋元素和颜色协调,沿途服务点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改造提升,力求建筑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一体。施工过程做到精细实施,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优化现场组织,坚持最小干扰、文明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五是坚持统筹协调,贯穿创新攻坚的成色。为确保绿道建设统一标准、有序推进,日照市住建局成立阳光海岸绿道建设工作小组,统筹指挥各项建设任务,实施单位和参建单位全力靠上,工作小组在规划控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及材料应用、建设理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推动了绿道建设的科学性、生态性、便利性和景观性;在飘桥等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和环节,面对海滩潮汐影响、岩石岩层分布不均造成的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时间紧张等难题,工作小组转为工程建设指挥部,邀请业内岩土专家、上海市政设计院等单位参与工程勘察、设计,积极调动力量和资源,全力保障了工程按期推进。阳光海岸绿道的建成启用,为日照市加强海岸带保护、建设精致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中华建筑报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李申华)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