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河南郑州:西史赵村“蝶变”重生 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2020-10-27 10:31:2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 归翔宇责任编辑:王富亮

  本报讯  树木苍翠,水泥路面宽敞、干净,还有休闲广场、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规划完善的停车场、无死角的治安监控……若你漫步在“蝶变”后的河南省郑州市西史赵村小区,这幅幸福生活的新画卷就会展现在眼前。

  这是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办事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给百姓交出的满意答卷,让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日日攀高,充溢着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安全感。

河南郑州:西史赵村“蝶变”重生 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郑州西史赵村党群服务中心 归翔宇 摄

  12年岁月侵蚀,首个“吃螃蟹”的城中村亟需“蝶变”

  “以前小区好旧,楼道里墙体剥落,到处是乱摆乱放的杂物,乱拉的电线,出门也没地方玩,都不好意思请朋友来家里。”居民冉大爷这样描述西史赵村小区的“以前”。

  这个“以前”并不遥远,也就是2019年年初时西史赵村小区的“样子”。

  西史赵村南院位于索凌路王寨街交汇处西南角,2005年启动城中村改造,2007年6月回迁,总安置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房屋24栋,居民1000余户,是郑州市首个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区。

  经过12年岁月洗礼,小区凸显了一系列问题:24栋楼基础设施老化,小区环境差,管理服务问题日益突出,更严重的是,小区供电、照明及消防设施老旧,楼梯消防通道堵塞,安全隐患多,居民舒适感持续降低。

  2019年5月以来,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办事处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三问五化双提升”方式,全面推进西史赵村南院综合改造提升工作。

河南郑州:西史赵村“蝶变”重生 居民感受“幸福来敲门”

西史赵村小区 归翔宇 摄

  坚持共商共建,明确改造重点方向

  如何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参与决策,不唱“独角戏”。小区改什么、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居民说了算。

  西史赵村把了解群众诉求作为聚焦改造重点的过程,用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把民需民盼转化为现实行动,党总支牵头,逐楼逐户深入到居民家中,面对面了解诉求,实地察看所急所困。

  同时按照“保障民生,提升品质,体现魅力”的原则,结合小区现状及居民意愿,分为国家政策范围内的“规定动作”与政策范围外的“自选动作”两步走,具体包括屋面防水改造、道路平整硬化、下水管网重建、拆违拆临、粉刷墙面楼道和围墙、划定停车位、绿化美化环境、封堵垃圾道、增设分类垃圾桶(箱)等方面。

  创新改造模式,提升改造功能品位

  按照“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的原则,分类推进西史赵村小区内部和周边区域完善和提升。在改造过程中,西史赵村投入近30万元安装更新电动车停车桩,新建机动车停车位11个;投入39万元,改造绿化9731平方米,粉刷楼栋内外墙近20万平方米,统一更换24栋楼墙体保温层近20万平方米;投入4万元修葺更换“上下水”设施,改造提升13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建设800平方米卫生服务中心,既推进了公共服务建设,又方便了居民生活需求,赢得群众一致称赞。

  同时围绕改造资金来源、改造内容、改造品质等重点,创新工作模式,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改造,投入220余万元,对信基路全面提升改造,更换人行道板砖8500平方米,沿街门店步道综合改造620米,改造沿街树池、花池250余个,推进信基路精品街综合提升;改进物防和人防,在小区内统一安装智慧监控,加强治安巡查和物业管理,全面提升楼院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中华建筑报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归翔宇)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