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获悉,目前,河南省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得到提升。
20日,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环境整治专场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薛玉森在此间通报,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是为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方面增添信心与动力”薛玉森说。
随着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显著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信阳市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辖八县两区中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两个省级贫困县。
当地在环境治理得到明显改善的前提下,“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目前,拥有32个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带动2297户7683名贫困群众脱贫。
新县西河村作为信阳市贫困县里以改善人居环境带动产业发展的代表型村落,近年来,西河村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美化优化环境后,吸引了不少观光游客。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已经带动全村101户362人脱贫。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亚才介绍说,“游客来游玩时所居住的农家乐、农家旅馆,均为当地贫困户以旧房旧院入股,再进行保护而改建成的。我们以“家园美”带动“家业兴”,走出一条以人居环境改善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除了新县,地处豫西山区的洛阳市宜阳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近年来,宜阳县围绕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补齐“三农”短板,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10%的景点村、20%的示范村和70%的整体推进村”为工作目标;较好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并带动全县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等方面好转。
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辉介绍,宜阳香鹿山镇赵老屯村依托特有的军屯军垦文化,房前屋后全面绿化,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围绕迷迭香打造寻香之旅,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已成为洛阳市近郊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
记者获悉,近年来,一场人居环境的巨变正在河南农村徐徐展开。伴随着脱贫攻坚决战的到来,河南农村一改脏乱差的旧貌,展现新颜。河南省在贫困村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贫困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一把扫帚扫到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河南省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着力加大对贫困地区改厕的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省级财政对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的改厕奖补资金达2.6亿元,占比52%,超过全省改厕奖补资金的一半,贫困户户厕愿改尽改。
同时,河南各地以人居环境整治为载体,促进贫困地区生态改善、产业发展。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健身广场、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湿地恢复,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强化贫困村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信阳平桥区李岗村、安阳林州市庙荒村、洛阳宜阳县赵老屯村等一批贫困村升级为文旅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薛玉森表示,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集中供水率达到93%,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创建“四美乡村”3388个、“美丽小镇”224个、“五美庭院”94.6万个,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改善人居环境是提振群众精气神、优化发展环境、进而脱贫攻坚的助推器。”薛玉森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引导鼓励贫困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管护。
从而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整体环境,让贫困地区村庄更宜居、生态更优良、乡风更文明,乡村经济发展更美好。(中华建筑报记者 王富亮)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