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11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支持鹤壁加快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出台,为鹤壁市住房城乡建设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庚辰对鹤壁市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报告给予批示,也充分体现了省厅对鹤壁住建工作的关心与肯定,鼓舞人心、提振斗志。
据介绍,近一年来,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省厅的科学指导与坚强领导下,牢固把握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创新谋划,勇于担当,快速实施,成效初显,在鹤壁城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先进理念助力东区建设
从规划到建设,从项目对接到项目落地,鹤壁东区建设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词。鹤壁市住建局将海绵城市、管廊城市、绿色城市等先进理念融入鹤壁东区建设,高标准完成水系、海绵城市、绿地、绿道、综合交通、地下空间等项目包装。准确把握新基建方向,会同淇滨区等有关部门谋划市政设施、公益配套、生态景观、产业基础、宜居安置等五大类11个项目,计划投资63.4亿元,已完成投资10.89亿元。
功能飞跃推动生态向好
从居民住行的顺畅到城市环境的改善,从文化资源的挖掘到城市业态的完善,两年来,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拉动了投资增长、加快了转型发展,优化了公共服务、促进了社会公平,加大了污染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城市高质量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市百城办、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科长王荣乾介绍,百城提质工程聚焦民生问题,今年谋划实施城市道路、游园、地下综合管理项目336个,计划完成投资268亿元。截至目前,新建道路19条,完成道路渠化20个,整治背街小巷39条,新建公园游园35个,改造街道外立面10条,共计完成投资258亿元,新城区提质增效,老城区“有机更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海绵标准在全国推广
2015年4月,全市被列入首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29.8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变身“大海绵”,46%的城市建成区达到了海绵城市标准,运维规程、建设图集等8项技术规范成为全省标准,在全国率先出台《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指引》,并将海绵城市纳入全市第一个地方性法规,从立法层面规范海绵城市建设,建成法治化海绵样板城市、打造了华北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案例典范被纳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丛书,在全国发行。
如何将海绵城市建设转化为经济发展?试点建设初期,鹤壁市住建局就将这一问题摆上案头。随着建设成效的日渐凸显,培植海绵产业的路子逐步成形,“试点申报成功后,全市就开始谋划发展海绵产业。目前正在筹建鹤壁海绵城市有限公司,下设设计研发、施工、产品生产、运维4个子公司,初步形成海绵城市建设产业链条。同时,我们也在组建‘智囊团’,建设海绵城市产业研究院。”市住建局副局长刘尚海说。
城乡融合亮点纷呈
今年5月,全市被确定为全省全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市,也是唯一的市级试点。经过实施旱厕清零、镇区绿化、“四乱”整治、立面整治等多项专项行动,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山城区石林镇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今年1月,全市被列为豫西北太行山片区建设示范带试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再次登上快车,市住建局今年指导20余个村落申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全市具有省级以上传统村落58个,其中国家级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位列全省第四。通过党建引领、争取奖补资金、引进旅游集团、打造示范带等多种方式,市住建局将传统村落承载的历史记忆活化为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网红村落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180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城镇进得了、乡愁留得住。
凝聚发展新动能,勇当落实“六稳”“六保”急先锋
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让全市新老城区一批老旧小区换新颜。群众有期盼、市场有机遇、实践有经验、政府有责任。2019年,全市抓住中央政策机遇,2000年年底以前建设的149个小区列入省住建厅支持“盘子”,累计争取上级资金7.85亿元;2001年至2005年年底的88个小区也进入省住建厅项目库,将分期分批改造。近期,市住建局再次排查老旧小区底数,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目前,被纳入2019年改造计划的82个小区全部完工,惠及群众1.6万户。被纳入2020年改造计划的55个小区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6427万元。”市住建局副局长程昌林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已走在全省前列,作为豫北地区唯一代表,全市还参与了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针对当前新形势,市住建局扎实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难题。今年,市住建局分配公租房1892套,回迁安置2684套,惠及住房困难群众近8000人。今年,已基本建成棚改安置住房4244套,完成投资2.47亿元。按照脱贫攻坚路线图,今年排查出的343户农村危房于5月底变身“安全房”,2773户农房完成抗震改造,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因势利导稳市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产值可喜。近年来,实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一直是市住建局工作重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市住建局致力于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及时出台促进建筑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措施,形成支持产业发展的21项利好政策,精准帮扶企业复工达产,激发内生动力。为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市住建局持续在规范市场、为企业解绑上下功夫。培育重点骨干企业22家,放宽企业资质申报条件,支持全市具备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河南大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申报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器
做实做深工程建设项目改革。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繁复的审批程序不仅会拖慢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影响地方整体营商环境。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程序复杂,且各部门单独审批,平均需200天才能完成开工前的审批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市住建局进一步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和“一张蓝图”业务协同审批管理系统,实施并联审批和“联合审验”,企业通过一个窗口,填写一张表单,经过一个阶段,一次完成申报,实现线上线下窗口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全市实现社会投资大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小型低风险产业类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的85天、60天、40天分别压缩在65天、40天、24天以内,部分项目实现拿地即可开工。在2019年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营商环境评价中,全市位列全省第四。
据悉,鹤壁市住建局房管窗口和住建窗口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以贯之优化流程,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快递服务等人性化操作,设立党员示范岗、文明示范岗,今年已办理各种手续近3万件,30家企业为市住建局赠送锦旗。在上半年全市“十佳服务窗口”评比中,该市住建局房管窗口喜提第一。(中华建筑报 记者 王富亮)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