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西建设> 正文
山西省积极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路径
2020-09-27 16:12:28 来源: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ZH0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山西省坚持以数字政府为引领打造信息全融通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路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上线、率先全面应用,全流程、全覆盖线上审批管理体系基本构建,助推加快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

  一、在“统”字上下功夫,一体化推进全省改革

  一是统一部署推进,下好改革“一盘棋”。省市两级分别成立了由省长、市长任组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强力攻坚。出台了《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改革路径,细化了24项改革任务,明确了完成时限,压实了工作责任。建立“1+N”协调机制,形成了部门协作、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同时,根据基层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合实际动态编印改革工作指导手册,选派业务骨干进驻11个市,深入一线全程“一对一”指导,纵深推进改革。改革各项举措省市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目前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已建成运行,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统一流程再造,打通部门“中梗阻”。为切实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事项多、材料多、环节多、部门多、层级多、耗时长“五多一长”问题,山西省着眼于拆藩篱、破壁垒,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视角,聚力“减、放、并、转、调”,研究制定了《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事项和标准流程图》(简称“一图通办”),紧紧围绕“五减”“六统一”(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证照,统一事项、统一材料、统一流程、统一时限、统一责任部门、统一审批方式),构建全省统一的分类审批流程,审批事项由改革前的107项压减至62项,压减42.1%;申请材料由220项精简至97项,减少55.9%;全流程平均审批时限由240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左右,其中一般性工业项目仅为40个工作日左右,企业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是统一审批系统,建设改革“极速车”。山西省牢牢牵住审批管理系统这一“牛鼻子”,采用“全省统筹建设,地市细化部署,一杆子插到底”的建设模式,横向覆盖18个成员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三级,实现了业务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申报门户统一的“三统一”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理模式。全省11个市审批管理系统于2019年6月25日同步在全国率先建成,并于8月14日全面率先上线审批,各部门所有审批服务均通过系统规范高效开展,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线下多部门单事项串联办理向线上不见面多事项并联办理的重大转变,为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开通了“极速车”。截至2020年9月21日,审批管理系统已完成3970个项目的综合审批服务。

  二、在“融”字上做文章,全方位集成改革成效

  一是融入改革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改革要求。围绕构建“四种类型项目分类申报、四条主线服务并行推进、四个阶段并联审批”(政府审批、企业核准、企业备案、一般性工业项目四种类型项目分类申报,行政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四条主线并行推进,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并联审批)的新型审批体系,建立完善了项目策划生成、区域评估、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制、联合测绘和联合验收等41项配套制度,构建了新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同时,加快搭建系统框架、完善系统功能,实现了审批管理系统与配套制度相互融合、同步完善、及时更新,确保改革举措“不走样”。

  二是融显地方特色,推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审批管理系统承载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审批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整合了住建领域智慧建筑、施工图数字化管理平台等系统平台,对接电子签章、电子证照数据,并对省市下一步创新举措预留了空间。地方在系统使用中创新性地将项目范围予以扩展,涵盖除交通、水利、能源领域的重大项目和保密项目以外的房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能源等19个一级行业82个二级行业类别项目,实现了项目全流程、全覆盖线上办理。项目策划生成、审批管理、中介市政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全程留痕,从“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设计方案、施工图到工地视频,每个项目都有从酝酿、出生到成长的全面记录,有文档、有指标、有图纸、有录像,实时可查询,随时可追溯。

  三是融通审批信息,助推项目“不见面审批”。创造性提出“三系统/平台整合”方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政务一体化平台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门户、技术整合、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均通过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统一受理;11个市117个县(区)审批管理系统与实体政务大厅“一个窗口”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接“一部手机三晋通”APP,政务人工智能客服,实现手机端快速业务办理查询;连通经济数据“领导驾驶舱”,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工程建设项目统一审批管理体系正在快速构建,为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打通了数据壁垒。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我省于2月份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审批”,各市依托审批管理系统积极组织项目线上办理,拓展线上咨询帮办服务,有效减少面对面办理频次,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截至9月21日,全省“不见面审批”项目3192项,为企业和项目加快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在“深”字上求突破,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径

  一是深挖改革推进红利,取消中介机构施工图审查。山西省对表国家改革要求,对标试点地区先进经验,在2018年全面实现施工图审查“多审合一”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全面取消中介机构施工图审查,强化市场主体约束机制,实施勘察质量承诺制、重要工程专家论证制和勘察设计终身负责制,倒逼勘察设计单位强化审查能力、提高审查质量,真正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1300个在建项目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建立了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8个信用体系,着力加强信用监管。

  二是深化已有改革成果,拓展承诺制成功经验。山西省巩固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中政府统一服务、统一收费、承诺制审批、“标准地”等改革实践和经验成效,进一步拓展覆盖至政府投资等各类项目,将工程建设涉及绿地树木审批、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等15类事项均调整为政府统一服务,由政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供地前并联完成;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滞纳金、罚款等收费项目,形成清单,纳入政务大厅“一个窗口”统一收取。实践中,晋城市对企业建设工程实行承诺制办理,对政府建设工程实行模拟审批,打造出从立项到施工许可25天完成的最快速度。

  三是深入对接基层诉求,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各市在省级统筹建设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相对行政许可权改革实践,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入手,对市级系统进行个性化完善,继续深入做好改革减法,合并审批阶段,压缩流程和时限,努力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审批服务。太原市、吕梁市在“一图通办”基础上细化了项目分类和办理流程;长治市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实施承诺办理,简化了审批手续;忻州市率先推进联合验收,政府跑腿代办,大幅缩短时间,企业群众反响热烈。

  当前,我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良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要求,加强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化落实,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完善审批系统,巩固成效、持续发力,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的质量和效率,为改革推进走出山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