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建设> 正文
这五年 美丽古都文化建设结硕果
2020-11-23 17:06:44 来源:江苏文明网   作者:周敏敏 饶雨桐  责任编辑:刘益辰

  11月1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发布会第八场聚焦“文化发展”。11月20日,记者跟随采访团实地探访了江宁区融媒体中心、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南京)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南京市博物总馆、荷兰大使馆旧址,感受“十三五”以来美丽古都文化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文旅消费

  “南京模式”表现突出

  “比起其他有的城市简单地将政府文旅消费补贴发放给剧场、剧团,‘南京模式’对每一份补贴进行监管,让补贴能真正到达消费者手中。”在南京文旅消费智能服务平台探访时,平台负责人龚龑龑向记者介绍道。

  2016年6月,南京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在南京市文旅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统筹组织下,由南京市文投集团下属单位南京文创科技公司负责搭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南京)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从2017年起,市财政每年落实1500万元财政文化消费专项资金,实现了能满足政府、演出机构和剧场剧院、消费者多方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文旅消费“南京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补贴消费者,而是通过平台的公共智能化服务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政府可以发现试点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为政府提供实时、可视化的数据报告,并且保障财政补贴资金安全。“‘南京模式’在全国45个文旅消费试点城市中表现突出,各文旅消费企业有较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一行调研南京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建设工作情况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从2017年至2019年,南京市演出市场消费规模逐年增长。根据票房统计数据,2017年同比增长38.7%,2018年同比增长42%,2019年同比增长34.6%,对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今年南京首场商演《白鹿原》计划演2场,开票即售罄。因为这也是《白鹿原》今年的首演,很多观众从外地赶到南京。”龚龑龑说。据介绍,该平台不仅整合了演出领域供给端资源,用优质的内容和优惠的票价吸引本地观众和外地游客,实现文旅消费从市民到游客的全覆盖,而且创建的线上线下全平台互通的积分兑换机制,还促进了消费者可持续消费,二次消费占比达到了34.6%。

  龚龑龑说,未来“南京模式”将努力实现文旅消费从文化到旅游领域的全覆盖。一方面拓展文旅消费智能服务平台的深度,借助一站式智能型平台的技术和业务支撑,试点展陈领域,逐渐将消费模式复制到图书、电影、文博场馆等各个文旅消费场景;另一方面,拓展文旅消费智能服务平台的广度,强化文旅消费“南京模式”对外的辐射和影响分领域、分地区、分步骤进行复制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各个地域。最终形成全领域、广覆盖面上的消费平台体系,助力整个文旅消费可持续发展。

  文艺生活

  融入城市“毛细血管”

  在荷兰大使馆旧址,“见微知著——南京新文艺24+城市微展系列活动”之“城市百年地图展”自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

  出门买菜,放下菜篮子就能在附近看一场展览;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顺便就可以接触艺术……这就是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旅局、南京市文联主办的“见微知著——南京新文艺24+城市微展系列活动”。活动联合24家分布于南京各区的微展馆,串联出“南·传”“北·承”“东·尚”“西·艺”4条各具风格的城市微展线路,绘制成独具金陵韵味的南京文艺地图。

  家住中央路的白领邱强常去柴门茶馆,在那里“重拾中式生活之美”。柴门是“美学展示和家具文创一体化”的基地,传递中式生活美学观。

  南京市轮渡客票、江宁殷巷工艺厂生产的纱布口罩、南京市汽车运输公司成立20周年纪念的茶壶……在熙南里大板巷有一间叫“桐月春至”的旧时光百货铺,这里举办的“美好的光阴”南京城市印记系列展,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寻找城市记忆。

  ……

  参与此次活动的24家展馆如同南京的24小时,它们分布在南京的各个角落里,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遇见艺术,享受艺术。南京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副会长陈卫新表示,在这座城市,艺术气质不止存在于宏大的建筑中,更在星罗棋布的微展馆和市井街巷里,大家可以“见微知著”与历史文化撞个满怀,也可以和时尚文艺不期而遇。

  这一个个城市微展的策展人,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南京新文艺群体”。他们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来到南京以后就爱上南京、深耕南京,伴随南京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这次城市微展系列活动,正是缘于他们对这座城市的长期观察和独特解读。

  南京新文艺24+城市微展活动只是南京文艺生活的一个缩影。文艺融入生活,文艺赋能城市。5年来,各种文艺活动源源不断将艺术养分输送到“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各个角落,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之中。

  文物保护

  传承文脉惠及民生

  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这座红墙碧瓦的巍峨殿阁,位于水西门内冶山之上。深秋时节,鸦青水磨石砖地漫铺碎金落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宫苑最美丽的景色之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相约来朝天宫赶赴一场与秋天的“约会”!

  据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介绍,“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博物总馆成功进入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5年来,南京市博物总馆在藏品收藏保管与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教育推广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5年来共接待观众1942.2万人次,共举办展览348个、社教活动1729场。六朝博物馆基本陈列《六朝历史文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重返梅园——青少年情境体验社教活动”入选2019年—2020年江苏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完成渡江胜利纪念馆“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基本陈列改造,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撰出版的《太平天国史料汇编》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南京市民俗博物馆“500娃娃学非遗”项目成功入选“2017年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

  “十三五”期间,以南京市博物馆为首的南京市博物总馆(汇聚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8家市属文博馆所)探索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利用和惠及民生相结合的南京特色之路。我市首创的博物馆“总分馆机制”还被写入国家文物局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

  媒体融合

  新闻生产更加智慧

  “在之前,记者们采访结束后,得先去4楼机房拷贝素材,接着去9楼办公室写稿子,接着回到4楼编辑视频素材,最终在另一个办公室进行审片。”江宁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张思嘉回忆从前的新闻采编制作的繁琐流程时,不由发出感叹,“现在,‘策采编播发评’,一套流程在一个工作站里就可以完成了。”在经历近两年的工作转变适应期后,张思嘉深刻体会到媒体融合新机制带来的新变化。

  在江宁区融媒体中心的一楼,一进门便可看见满墙的大屏,实时滚动着各项数据。“当我们拥有自己的云端素材库和资源库后,就一直在慢慢适应跟机器互相配合工作。”谈及平台新引进的“媒体大脑”,张思嘉觉得“与其说是被淘汰,更多则是一种磨合与借力”——借助一万多路视频探头形成的监测网络,可以实现新闻的自动采集与视频的快速生成,相当于融媒体中心多了一万多个全年无休的全能型“新闻记者”。这不仅极大提高了新闻采编的效率,同时也让新闻记者可以投身到更加具有生产力的创意与策划工作中去。

  在日常新闻采编工作上,张思嘉向记者介绍了工作流程的具体转变:“之前大家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则变成了一个团队,一体化发展。”她进一步解释,“现在一个新闻小编带着摄像出去采访,不仅能在现场实时发布图文素材,还能同步直播,同时摄像团队带回来的素材可以成为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平台的素材。”这种“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实践方法,不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结合短视频、电视类等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辑特定的新闻素材,形成传播矩阵的梯次传播,极大避免了新闻内容同质化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