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地下管廊 未来之城“大动脉”

2020-12-08 10:04:5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原付川责任编辑:黄静

地下管廊 未来之城“大动脉”

  日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干线实现贯通。管廊全长14.8公里,采用双层结构,下层集纳水、电、气、暖、网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管线,上层预留物流通道,为下一步雄安新区实现城市智能物流配送提供了保障。

  地下,各种管线互不干扰、洁净有序;地上,没了蜘蛛网式线缆,城市从此告别“马路拉链”。雄安新区地下管廊项目有哪些创新?如何为下一步地下管廊大规模建设树立“雄安样板”?

  创新共舱理念

  实现管线集约建设运维共享

  该标段全长8.56公里的综合管廊已全线封顶。中建八局一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时晓晨介绍,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是新区在建最大规模地下管廊,最大开挖深度22.5米,相当于7层住宅楼高。

  管廊采用三层四舱结构,最上面是物流通道层,中间是人员疏散和通风设备安装的夹层,最下面是四个不同功能的管线舱,满足未来城市能源、电力、通信、供水的传输需求。

  雄安集团基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传统综合管廊存在不少问题,舱室独立设置,采用混凝土墙进行硬隔离,不能充分利用舱室空间,且每个舱室的照明、监控报警等附属设施无法共享,造成设备系统工程量成倍增加。

  “创新共舱理念,实现管线集约、运维共享。”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借鉴国外地下管廊建设经验,雄安新区综合技术安全、质量保障等因素,破解传统管廊独立舱室数量多、运维成本高等难题,将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燃气次高压及中压管道等,整合成燃气舱、能源舱、高压电力舱和综合舱。

  同时,该标段各终端管线采用统筹敷设原则,共用路由、检修井,全路网敷设,打破各种管线单独建设带来的地下空间资源浪费。

  高质量理念贯穿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流程

  “作为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在推广应用综合管廊新技术、以设计引领高品质建造等方面,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徐砚秋表示,大胆创新管廊滑移模架体系、绿色装配式护坡、台模早拆等新技术,既保证了施工的速度和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在管廊施工技术上的探索中具有开创性,是建设工程科技示范的先试先行者。

  该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李勇介绍,项目在国内首创管廊滑移模架体系,以最快的施工速度推进工期,相比传统模架施工,这种工艺不需要反复拆卸模架,通过创新采用定制铝模和铝合金滑移系统,只需一次组装便可长时间施工。

  “新技术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和创新。”李勇说,项目严格落实新区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对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力求创新,确保施工中不打折扣。

  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地下管廊建设不只是现有领先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更意味着创新和引领。为此,新区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全流程精准管控质量,从开挖第一个基坑开始,高质量理念就贯穿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全流程。

  数字综合管廊

  融入城市物联网系统

  “管廊建造以绿色智能为前提,绿色理念、智能元素无处不在。”雄安集团基础公司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项目经理刘朴说,绿色智能建造是雄安新区地下管廊规划建设的又一大亮点。

  打造高颜值绿色工地。施工现场没有现浇混凝土硬化路面,内部施工道路全部由可周转利用的钢板或预制板铺设,广泛采用可再生使用的新型复合材料模板,安拆便捷、周转次数高,还能保证施工高质量完成。

  此外,新区还在地下管廊建设中推广应用绿色装配式土钉墙支护技术,采用可回收利用产品取代混凝土,避免产生固废的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让施工更简便快捷。

  作为新型、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预制拼装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但因综合管廊标准化程度高,在管廓领域推广应用难。为此,新区定位绿色发展,创新应用高水平预制装配营造技术,不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预制拼装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未来,新区地下管廊会更智慧。”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专项规划组负责人张为介绍,早在规划设计阶段,新区就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建管并重,实体管廊与信息技术协同融合,构建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智能管理系统,使其成为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骨干载体。

  在管廊运维方面,新区将统一建设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并按照两级管理、三级控制的原则,实现新区级和项目级智慧管廊的智能监控和运维管理。

  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分析控制、应急辅助决策、主动式维修保养、智能采购申请与考核评估等管廊运维智慧化管理。

  同时,应用无线物联网+边缘计算,实现管廊内氧气、温湿度、有毒气体、结构状态和风机设备等无线控制,达到管廊环境与设备实时全方位监控,提高管廊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

  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综合管廊及管线建设中,新区同步布局建设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实体综合管廊和数字综合管廊同步规划建设,将数字综合管廊融入城市物联网系统,建立绿色智能建造标准,打造地下管廊“雄安样板”,引领我国综合管廊未来发展方向。(原付川)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