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锋燕 通讯员 钟松林
今年,上海南方水泥公司嘉兴商混中心站(以下简称“嘉兴南方”)经历了两次环保“国考”—— 中央环保督察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浙江、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南方水泥公司所属企业。两次“国考”两次过关。在与嘉兴南方总经理张新华谈论这个话题时,从言语和神态中可以看出,他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就好像检阅部队通过天安门城楼后一样,有紧张过后的兴奋,有辛劳后收获满满的喜悦,更多的是对未来如何踏好每一步的思索。当我们走进嘉兴南方,走近张新华,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对绿色发展、清洁化改造提升工作善谋善行,才能交出高分“答卷”。
善谋,确立崇高的企业使命
作为央企一分子,作为上海南方水泥公司成员单位负责人,张新华深知肩负责任之重,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由于嘉兴南方由4家混凝土站构成,大都由原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而来。大部分员工甚至部分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定位很单一,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对南方水泥公司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很低,对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解比较肤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张新华和经营班子首先要解决公司全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思想统一,才能行动统一。他们组织各类学习和培训,讲如何向管理要效益,讲如何向环保要效益,讲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他说:“企业不重视环保,只能一时得利;企业重视环保,可以持续得益。”他还说:“企业讲环保,讲绿色发展,不是做赔本的公益事业,而是改善自身的工作环境,是将浪费的每一颗水泥、砂石、每一滴水回收再利用,根子上讲是在厉行节约,善用资源。”就这样,张新华用朴素语言打动了朴素的工人,将朴素的价值观转换成崇高的企业使命,企业清洁化改造提升工作终于启幕。
善行,建立精细的管理体制
公司思想是统一了,但摆在张新华等班子成员面前的清洁化改造任务太繁重了。4个站点、10条生产线、年产能400万立方米,年实际产量接近250万立方米。仅生产线的扬尘点就有好几百个,平均每天进出的车辆高达600多次,还有水的治理、废渣的处理等等。
面对困难,嘉兴南方经营班子采用了“统一设计,分片包干,化整为零”的战术。公司专项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张新华担任组长,制订方案和推进计划。划定了生产、物料、仓储、试验、食堂、办公、停车等8个区块,分区块实行包干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四个分站负责人也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努力做好工厂的改造提升工作。改造工作从现场“跑、冒、滴、漏”整治做起,成立污染源治理攻关小组,加强生产设备点检,对生产现场扬尘、漏料、外加剂外溢难点进行集中攻关,实施定点清理,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扩散。同时,全面开展现场设备、管道、线路、地坪的整理整顿,搬迁和拆除影响整体改造效果或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构筑物,全面修整厂区绿化。在改造提升过程中,也得到了上海南方水泥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上海南方公司总裁和分管理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公司还设立专门作战室,经常在作战室召开“找茬会议”“诸葛亮会议”,问题逐个排查,用照片锁定,并细化方案,确定整改时间节点。整改完成的再用照片进行对比,评估成效。前后共梳理整改了一千多项。通过努力,嘉兴南方各个站点的搅拌楼及生产作业现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整洁工厂初具规模,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改造是硬件投入,清洁化生产、绿色发展还需在制度上提升。在日常的运行中,嘉兴南方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各站交叉检查的季检、月检制度,对存在的问题,用图文方式汇报,落实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与期限,及时销号;强化员工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使清洁生产成为全员习惯。
善果,收获丰硕的发展效益
因善业终得善妙结果。嘉兴南方为清洁化生产改造共投入了3000多万元,通过张新华与同事们的共同奋斗,成果丰硕。
经济效益:因具改造提升后备退料、废料回收利用条件,加上精细化的管理,每立方米混凝土生产成本平均下降6元左右,2019年,清洁生产给企业增收1500万元。
社会效益:2018年,被浙江省商务厅、经信厅、住建厅、环保厅共同授予“浙江省预拌混凝土清洁化生产达标企业”称号;四家成员企业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证书;嘉兴南方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授予最佳风尚企业及绿色示范工厂称号;连续3年被上海南方水泥公司评为最佳绩效奖、优秀企业等荣誉;2019年,成为南方水泥优秀精益生产试点企业。
对于未来,张新华表示,他和经营班子一定会以习近平总书记“企业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要求为根本遵循,毫不动摇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彰显上海南方公司“创新、绩效、和谐、责任”的核心价值,力争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带领嘉兴南方领跑行业前沿,使之成为技术先进、管理优秀、效益一流的现代化绿色环保预拌混凝土标杆企业。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