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以下简称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地处长江中游,上起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下迄安庆皖河口,全长386.5公里,恰如巨龙“脊梁”。该工程是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是“十三五”全国水运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长江“645工程”的主体工程。
2020年,对于忙碌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者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恶劣天气、多年不遇异常水位、超大洪水……重重考验接踵而至,如何应对?
他们牢筑复工防控安全线,牢筑物资物料保障线,披荆斩棘一往向前;与水位“赛跑”,与困难“搏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长江航道人的“三特精神”;树质量标杆,推管理创新,以品质工程助力长江中游“水上高速路”建设。
迎“疫”而上
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谈及工程建设到目前克服的最大困难,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Ⅴ标项目经理宋云涛、Ⅱ标项目经理李赟和Ⅰ标项目经理肖衎都不约而同地直指“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施工的影响”。
疫情期间V标段成立物资采购小组,统一配发生产、生活物资;划分4个责任区,设置3条隔离船,施工现场采取“只进不出”的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平台排查核实劳务人员信息,自复工以来累计排查人员980余人次,实际进场558人次,其中,核酸检测353人次,最终保障了Ⅴ标段项目按时复工复产,保障了项目施工进度。
为了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个人,Ⅱ标项目部采取分批返岗复工,对每日返岗人员的打卡信息进行确认与上报,积极帮助每名施工人员更快地获得个人健康检测证明与车辆通行资格证;采用“点对点、一站式”的办法,集中精准输送人员安全返岗,在3月底达到了100%的复工率,守住了“零感染”和“零事故”两个安全底线。
“还记得复工初期,我们5个管理人员先来到项目部,与黄冈市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了解返程人员防控要求,及时安排人员分批次返岗。由于员工宿舍在项目部后边的村子里,刚开始村里不准外人进出,所以我们5个人只能在项目部的沙发上‘窝’了4个晚上,白天饿了就吃泡面。”肖衎感慨道。
施工人员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随着管理人员的努力,施工人员逐渐全部到位,投入到更多作业面;防疫措施“全到位”,切实做好个人防护;项目部坚持“目标不动摇、标准不降低、工作不松动”的要求,确保施工进度稳步推进。
因“水”施策
开辟航道整治新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还未结束,水位的考验紧接而至。
枯水平台就是护岸工程的“地基”,一般而言,按照正常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护岸工程要从枯水平台自下而上施工,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低水位加强护岸基础的稳固性。
然而去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持续降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Ⅴ标、Ⅱ标和Ⅰ标工程河段水位较往年偏高1~3m,且水位反复涨落。
无奈之下,Ⅴ标、Ⅱ标和Ⅰ标都是采取非常规的倒序施工,先做上部结构,后做枯水平台。
“护岸倒序施工在航道整治施工历史上是第一次,事实证明,这个大胆的尝试成功了。既保证了岸线、洲滩的稳固,又利用4、5月份的中水位完成了上部结构施工,为护岸安全度汛赢得了时间。”肖衎说。
以“智”博“质”
创新与品控齐头并进
在位于安庆东至县的Ⅴ标项目部附近,安徽长瑞建材有限公司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上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D型联锁块、鱼巢排、鱼巢砖、护面砖等产品。
原来,为确保Ⅴ标工程D型联锁块的供应,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投资约8000万元,建设东流预制构件生产示范基地,投入两条机械化生产线,实现D型联锁片由传统人工布料、人工振捣、自然养护到机械化流水线蒸汽养护生产工艺的跨越,保障了铺排施工。
目前,安徽长瑞建材有限公司采用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能工厂模式,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跨部门协同控制,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推动小型预制构件生产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
“原先是露天的人工布料、人工振捣,现在我们通过智能化的布料机和高频振捣台,既可以保证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周期,又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安徽长瑞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建军说。
Ⅴ标项目部的副总工芦安平也深有感触:“现在科技进步了,随着施工策划和组织行动逐渐规范起来,可以更好地助力我们实现品质工程建设。”
防疫的力度,建设的速度,科学的调度,创新的角度,共同推进着工程的进度;“建设者联盟”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因水而建,为水而战,逐水而行,搏动着长江航运的璀璨未来。(陈珺 汪思婷)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