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产经报道> 正文

河南住建,透过数字看2020

2020-12-24 14:31:44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 王向力 朱培伦责任编辑:王向力

  本报讯 (记者 王向力 通讯员 朱培伦) 2020年,注定载入史册。这一年,脱贫攻坚即将收官,决战决胜迫在眉睫,小康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也是这一年,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危中破局,险中求胜,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在不平凡中创造奇迹。在住建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住建系统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扎实开展“我为住建添光彩”活动为抓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脉搏,紧紧扭住“六保”“六稳”工作重心,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高队伍素质、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工作督查落实,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事干胜于空谈,数字最有说服力。临近年终,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度工作盘点中,看到一组关键性数字,最能展现2020年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的显著成就。

  数字里看抗疫。关键词:逆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即组织分析疫情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制定环卫保洁、公园游园、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供气、供热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全省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通知》,指导全省城市管理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工作。那些日子里,城市管理处处长王广军几乎没有睡过囫囵觉,工作由常态转为“战时”,俨然一个“三军总指挥”,统筹各个部门全方位全天候“联合作战”。环卫行业充分发挥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省16万环卫工人全员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肩负起道路清扫保洁消毒、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以及垃圾箱、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环卫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疫情集中暴发期,全省日均收集清运并安全处理口罩约50吨,为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确保城市公用事业安全稳定运行,对全省供水、供气和供热行业实行日调度、事故零报告,要求各地保障水气热无条件不间断供应,并优化缴费模式,杜绝出现因欠费中断供应的情况。针对“粪口传播”风险及疫情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及时组织编制印发了《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全省污水处理厂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对剩余的污泥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防止病毒扩散。整个疫情严重时期,全省280余家供水厂、220余家污水处理厂均正常运行,159家管道天然气经营企业有序经营,有集中供热的67个市、县供热稳定有序。由于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表现,郑州市城管局、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处等10个单位(处室)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彰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处党支部被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表彰为“省直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省投入1.5万建筑工人,新建改造32个专门医院和临时隔离场所,有力保障了应急之需。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吴小红介绍,全省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各地防控应急预案,46个市(县)下发加强物业管理疫情防控工作通知,80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40余万物业人时刻坚守、逆行战“疫”,配合社区开展园区消杀、车辆管控、体温检测、隔离人员服务等疫情防控,为居民稳定生活、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环境。

  数字里看住房。关键词:因城施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达向记者介绍了年度住房保障领域的重点工作,2020年,全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监测预警,督促指导城市落实主体责任。省住建厅会同6部门及时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若干意见》,全省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商品房销售持续回暖,销售价格保持平稳。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二级调研员孟庆才列举了一组数字,今年1-10 月,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亿元、同比增长4%,全省商品房销售101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列中部第一,商品房销售额6734.9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由负转正,列全国第六、中部第一。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住房保障处二级调研员肖永京列举了一组数字:截至11月底,全省棚改开工安置房15.81万套、完成年度目标123%,基本建成24.03万套、完成目标141%,新开工公租房4623套、完成目标100%,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098亿元,居中部第一。

  同时,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力度加大。1-10月,全省缴存住房公积金718.72亿元、同比增长9.74%,提取460.68亿元、同比增长18.53%,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40.32亿元、同比增长33.62%,全省11.07万户职工家庭通过公积金贷款解决了住房问题。

  数字里看民生。关键词:脱贫攻坚。民生无小事。今年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时刻关注民生实事,切实把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烦心事、闹心事,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自觉行动。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配合省信访联席办推进问题楼盘处置化解,523个台账项目共化解245个。村镇建设处二级主任科员王纪伟今年特别忙,几乎每天奔波在一个个贫困村落,据他介绍,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共完成改造2.27万户,超额完成国家下达1.95万户的目标任务,实现全省存量危房清零。158.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核验。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怀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今年河南农村危房改造提前全部清零和加大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做法,今年来,通过扎实开展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省累计排查各类建筑72541个,发现一般隐患1981个、重大隐患449,加固房屋327个,停用房屋318个,拆除239个,组织人员撤离415个。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厅党组成员张秀梅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配备保洁员26.54万名、管理人员1.7万名,大部分县(市、区)还推行了城乡一体的保洁机制,建设配备垃圾密闭式转运站或中转设施3280个(处),运输车6881辆,小型收集车辆14.66万辆,垃圾收集桶(箱)381.64万个,建立健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121个涉农县市基本建成“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基础上,持续巩固治理成果,覆盖90%以上村庄,1341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整治完成。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济源、新密、兰考、汝州、禹州5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目前,5个示范县市实现垃圾分类覆盖所有乡镇、村庄。2020年,永城、光山又列入国家第二批示范试点。同时,全省启动了18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并按照省级示范方案要求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组织编制农村住房设计图集,完成2.38万户农房抗震改造。

  数字里看城建。关键词:百城建设提质。城市建设处处长孙聪会介绍,今年来,河南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政策机遇,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1-10月份,全省共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7600多个,完成投资5054亿元。制定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划定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10条,确定历史建筑1633处。积极推进重要节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制定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实施意见,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塑造。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鹤壁、驻马店、济源3个城市申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47个市(县、镇)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17个地级缺水型城市全部创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4个县级市创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9个城市创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工程分类、企业分级、工序豁免等差别化扬尘管控措施,所有市县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基本达到100%。省辖市建成区144处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整治。县级及以上城市运营的污水处理厂230座、日处理能力1202万吨,年处理污水量37亿立方米,年COD削减量88万吨。全省15.4万户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备、达标排放率达98%。承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初步建立消防审验制度,全面开展包括房屋和市政工程及其他29类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连续性。

  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今年全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96.2亿元,截至11月中旬,列入2019年中央补助的3402个老旧小区、约50万户全部完成改造;列入2020年中央补助的5480个老旧小区、约66.6万户全部开工,其中1476个小区已完成改造。预计全年可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0万户,远超省民生实事确定的不少于50万户的目标。

  数字里看城管。关键词:精细化。聚焦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城市管理处副处长高杨介绍,2020年,全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大力实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每天完成超过4亿平方米作业量,依据道路级别每天实施洒水作业1至3次;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每周组织1次城市大扫除,全年累计出动600多万人次,清理积存垃圾40余万吨、小广告70余万处。统筹推进垃圾治理,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国家试点郑州市完成分类试点247万户,覆盖率达9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3%;新建6座焚烧处理设施,新增焚烧处理能力6500吨/日,全省处理能力达到2.75万吨/日;所有市县初步建立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体系,郑州、焦作等地建成9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1155吨/日;规范全省建筑垃圾清运市场,联合开展针对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执法检查6000余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7600余辆;持续提升建筑垃圾处置水平,目前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超过6500万吨,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提升城市生活污水处置能力,颁布实施《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共230座,建成规模1202万吨/日,年处理污水量37.22亿立方米,COD年削减量88.20万吨,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7.7%、96.4%。全省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大力推进各市、县数字城管平台建设运行和智慧城管提升工作,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105个县(市)全部建成数字城管平台,实现了市、县全覆盖,纳入平台管理的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园林绿化设施部件超过1200万个,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城管平台通过信息员主动采集、12319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发现城市问题、立案派遣、处理结案、考核评价,城市管理问题得到迅速有效解决,结案率达到了96%,群众满意率达到99%,促进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动《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健全物业管理“1+N”监管制度,创新培育业主主导型物业管理新模式。截止2020年10月底,2020年新成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413家,较2018年增长78%,较2019年增长86%。

  执法监督处二级调研员孙培永长期在一线工作,对执法监督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困难性感触颇深,今年来,省厅提出要在全省城管执法队伍深入开展“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 打造人民满意城管”专项行动,持续推行“721”工作法,开展“城管六进”等便民服务活动。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开展党建教育培训3000余次,7万余人次参加。各级城管执法部门累计组织学习培训1000余次,参加6万余人次,达到培训对象全覆盖。对全省20名首届“最美城管人”进行通报表彰。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城管执法部门3万余人参加疫情防控,涌现出郑州市、信阳市城管局等先进单位,用生命书写忠诚的城管执法中队长段继强等先进个人,全省城市管理执法系统33个单位、181名个人受到各级表彰。

  数字里看发展。关键词:建筑业转型。近年来,河南建筑业曾涌现出“十万大军出太行”的“林州模式”和固始、长垣等众多典型代表,但建筑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比较突出。2020年,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聚焦“第一方阵”和“建筑业强省”这一目标,倾力打造建筑业的“航空母舰”,见证了建筑业一路突围的建筑市场建管处四级主任科员胡开建谈及2020年的年度报表,目光中流露着自信,他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05.06亿元、同比增长3.8%,总量位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二,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今年,他们积极响应“六保六稳”号召,精准施策保企业,顺延建筑企业资质资格,大力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想方设法保就业,引导企业就近就地使用本地农民工,开展建筑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全力以赴促发展,召开全省建筑业转型发展现场会,出台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十条意见。联合8部门印发《加快落实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支持政策的通知》,落实“交通运输保障、管控天气不停工”等支持政策,将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纳入供地方案,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中,加快项目落实落地,预计到年底新增装配式建筑1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比约20%。联合9部门印发《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引导新建、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推动绿色建筑向既有建筑和农村建筑延伸,鼓励沿黄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省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55%。

  数字里看改革。关键词:“放管服”改革。改革是动力,改革是出路。今年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力度,努力探索符合河南实际的“放管服”改革思路和举措。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巩魁生亲自牵头主抓工改试点,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受到住建部肯定。2020年,住建领域审批事项11个主项、115个子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其中75项实现“零跑腿”、32项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加快住房公积金网上办理,全省住房公积金业务线上办结率达74%,接入“豫事办”服务事项485项、占全省服务事项的50%。供水、供气、供暖报装时限压缩至5、6、8个工作日以内。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建成并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审批时限全部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